科研产出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策
《江苏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时,提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聚焦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问题,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2010—2019年全国和2019年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2个系统指标的数据,通过熵值法并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9年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总体稳步提升,而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仍有明显差异.基于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2019年内蒙古、广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达到全国同期水平,其他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均低于全国同期发展水平;民族地区8个省份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均低于全国同期发展水平.2019年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最好的省份是内蒙古,为良好协调,距同期我国两者耦合协调度为优质协调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新型城镇化一级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是多元城镇化,为32.33%,二级指标中城镇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数的权重最高,为10.14%;在乡村振兴一级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是产业兴旺,为26.08%,二级指标中农村用电量权重最大,为10.50%.2010—2019年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乡村振兴发展速度比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快,两者耦合协调程度从严重失调提升至优质协调.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存在较大差异:(1)达到良好协调和中级协调的地区分别是内蒙古和广西,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排在第1位,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排在第2位;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排在第2位,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排在第1位;(2)贵州和新疆为初级协调地区,云南和宁夏为勉强协调地区,贵州、新疆、云南、宁夏4个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分别排在第5、第3、第7、第6名,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分别排在第3、第6、第5、第7名;(3)西藏和青海分别为轻度失调和重度失调地区,西藏和青海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分别排在第8、第4位,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分别排在第4、第8位.在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优质协调背景下,政府应释放更多政策红利,民族地区应加强自身发展,发挥自身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有效衔接


木薯种茎越冬贮藏期间适宜温、湿度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越冬期间贮藏环境的温、湿度条件对木薯种茎生理指标的影响,设置人工气候箱(N1)、室内(N2)、室外(CK1)、岩洞内(YD)、岩洞外(CK2)、土洞内(TD)和土洞外(CK3)7种贮藏方式,分析越冬期间不同贮藏方式的温、湿度变化对木薯种茎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越冬期间,Nl、N2、CK1、YD、CK2、TD和 CK3的温度变化分别为0.7、11.0、20.1、1.7、24.6、2.9和20.8℃,相对湿度(RH)度变化分别为8.5%、23.7%、42.0%、0、65.4%、0和45.4%;N1、YD和TD贮藏期间的温度、相对湿度条件相对稳定;2)在越冬期间,木薯种茎的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表现出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增加的速率由高到低为N1>N2>CK1;3)越冬贮藏后,贮藏质量从高到低为N1>TD>YD>N2>CK1>CK3>CK2,其中N1显著高于其余6个处理,CK3和CK2显著低于其余5个处理.越冬贮藏期间,相对适宜并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可以减弱木薯种茎的生理活动,有利于提高木薯种茎的贮藏质量.综上,建议木薯种茎越冬贮藏期间的温度控制在15~18℃,同时将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
关键词: 木薯;种茎;越冬贮藏;温湿度;生理;质量


AA野生种花生Ty1-copia类反转座子RT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广西植物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旨在克隆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RT(reverse transcriptase)基因,为分离花生属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全长序列和研究其功能提供序列基础.根据RT基因的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以两份AA染色体组野生种花生Arachis duranensis为试材,利用PCR扩增其基因组DNA,回收、克隆和测序目的条带后,对所获得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1)目的条带大小约为260 bp,分别从两份野生种花生材料中克隆到41条和27条RT基因序列,68条序列的长度变化范围为256~270 bp,AT所占比例范围为55.86%~68.42%,AT与GC比例范围为1.27~2.17,核苷酸序列间相似性范围为49.8%~99.2%,存在较高异质性.(2)68条序列被分为6个家族,家族Ⅰ和Ⅳ为主要家庭.(3)68条序列中的19条发生了无义突变,A.duranensis(PI219823)要比A.duranensis(PI262133)的无义突变率高.(4)氨基酸序列间相似性为4.7%~100%,呈现高度异质性.(5)各家族中代表序列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在整体构型上一致,但在螺旋结构数、折叠结构数、转角数和氢键数上存在较大差别.(6)序列间保守基序总体一致,但也存在一定变异,呈现一定异质性;系统进化树将68条序列分为10类,大部分序列都聚在A和B两大类中.(7)另有部分AA染色体组野生种花生的RT基因序列与其他物种植物的RT基因序列亲缘关系较近,推测不同物种植物间可能发生过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的横向传递.该研究为花生属基于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的新分子标记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花生;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酶;野生种;异质性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香蕉浆护色工艺
《中国南方果树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香蕉浆生产过程中护色工艺,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香蕉打浆过程中柠檬酸、D-异抗坏血酸钠等护色剂添加量和加水量对香蕉浆护色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香蕉浆护色作用大小依次是柠檬酸添加量>D-异抗坏血酸钠添加量>加水量。根据拟合方程得到香蕉浆护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添加量为0.50%,D-异抗坏血酸钠添加量为0.13%,水与果肉比保持在0.085,理论上在此条件下所得香蕉浆褐变指数69.78。采用此条件对香蕉浆进行护色试验,得到香蕉浆的褐变指数为68.46,与优化理论值相对误差为1.89%,说明此结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香蕉浆 响应面分析 柠檬酸 D-异抗坏血酸钠 护色


不同澳洲坚果种质果仁氨基酸组成分析与评价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澳洲坚果种质与其果仁氨基酸组分间的关系,筛选适合功能性氨基酸饮料加工的澳洲坚果品种,选取10株澳洲坚果优良种质的果实,对其果仁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通过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等对不同澳洲坚果种质的果仁氨基酸品质特征展开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氨基酸种类齐全,Glu、Arg、Met在不同种质间具有显著差异;聚类分析将10份澳洲坚果种质划分为2类,其中,第Ⅱ类包含6份澳洲坚果种质,其果仁氨基酸综合品质较好。OPLS-DA表明构建的模型准确可靠,并找到了2类间差异显著的特征性氨基酸组分,进一步证明第Ⅱ类种质果仁的氨基酸综合品质较好,尤其Glu、Arg两种药效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可用于选育适合功能性氨基酸饮料加工的种质资源,为优质澳洲坚果的选育以及澳洲坚果氨基酸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 澳洲坚果种质 氨基酸组成 系统聚类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


甘蔗赤霉素氧化酶基因ScGA20ox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GA20-氧化酶(GA20-oxidase,GA20ox)是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GA)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但甘蔗GA20ox1基因(ScGA20ox1)的功能及其表达模式尚未明确。本研究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甘蔗GA20-氧化酶基因(ScGA20ox1), ScGA20ox1基因全长1574 bp,含有一个112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编码375个氨基酸。ScGA20ox1蛋白分子量为42.3 kD,理论等电点为5.95,不含信号肽,不含跨膜结构域,为可溶性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甘蔗幼苗中茎秆的表达量最高,叶片次之,根的表达量最低;干旱、低温和赤霉素处理均会改变该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获得过表达ScGA20ox1的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存在株高增高,节间长度增长的表型变异。本研究结果表明,ScGA20ox1参与甘蔗的生长发育并在响应非生物逆境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形态发生变化,这为深入探究ScGA20ox1生物学功能,解析甘蔗株型调控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两个晚熟龙眼品种(系)留树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变化分析
《中国南方果树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晚熟龙眼品种(系)最佳留树期,以“桂明一号”和优良晚熟龙眼品系“YY-1”(越南引进)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成熟后留树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及落果率。结果表明,“桂明一号”和“YY-1”两个晚熟龙眼品种(系)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最高值后14 d,其落果率分别为9.27%、8.74%。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在果实成熟前呈增加趋势,在果实成熟时达到峰值;葡萄糖和果糖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最高值后1周下降较快,14 d后略有升高,蔗糖则一直处于降低趋势。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在果实成熟时达到最高,之后1周逐渐下降,果实成熟后14 d达另个峰值,之后迅速下降。综合来看,两个晚熟龙眼品种(系)的最佳留树期为14 d,超过14 d果实品质明显下降。


采用不同活化剂制备分级多孔碳用于二羟基苯异构体的电化学传感分析
《分析化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壳聚糖(CS)为碳源,分别以NaCl、Na2CO3和NaOH为活化剂,制备了分级多孔碳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其形貌、结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进行研究;采用电化学技术研究不同碳材料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探究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理化参数与碳材料电化学传感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以Na2CO3为活化剂制备的分级多孔碳材料(CS-Na2CO3)修饰电极具有更大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和更快的电子转移速率,并对3种二羟基苯异构体(对苯二酚、邻苯二酚和间苯二酚)表现出更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基于CS-Na2CO3的电化学信号增强作用,构建了一种对苯二酚、邻苯二酚和间苯二酚连续测定的电化学传感平台,3种分析物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分别在0.050~1.5μmol/L、0.050~1.5μmol/L和0.50~15μ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分别为0.012、0.017和0.29μmol/L.将本传感平台用于江水样品分析,展示出良好的准确度.
关键词: 活化剂 分级多孔碳材料 电化学传感分析 构效关系 二羟基苯异构体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肉类掺假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生物工程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肉类掺假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风险和侵犯宗教信仰行为.快速、有效、准确和可靠的检测技术是有效监管肉类掺假的关键手段.近年来,基于高通量测序的DNA宏条形码技术发展迅速,具有高通量、高精度和速度快等特点,并且可以实现复杂样品中多个物种的同时检测,因而在肉类及其制品的掺假检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文中介绍了近20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主要发展历程、DNA宏条形码的技术特点和研究方法,综述了近年来DNA宏条形码技术在肉类掺假检测中的应用,讨论分析了DNA宏条形码技术应用于肉类掺假检测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DNA条形码;宏条形码技术;肉类掺假;物种鉴定;食品安全


德氏兜兰非共生萌发及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分子植物育种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德氏兜兰是兜兰属少数具花香类物种,野外资源濒临灭绝,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和观赏价值。建立德式兜兰非共生萌发及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可以有效保护德式兜兰野生资源,促进兜兰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以德氏兜兰人工授粉的蒴果为材料,筛选适宜的蒴果成熟度,摸索适宜种子萌发、原球茎增殖和分化、茎尖离体繁殖和壮苗生根的培养基、环境条件等主要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德式兜兰种子发育中后期即授粉后180~240 d为较适宜的采收期,授粉后210 d的种子萌发率最高(达79.3%);最适合种子的萌发培养基为1/2MS+100 ml/L椰汁;最佳原球茎增殖分化培养基为1/3MS+0.75 g/L‘花宝1号’+0.75 g/L‘花宝2号’+1.0 mg/Lmg/L 6-BA+0.1 mg/L NAA+1.0 g/L活性炭;茎尖诱导培养基以1/2MS+100 ml/L椰汁+0.6 mg/L TDZ为佳,诱导成活率为66.7%,增殖系数为1.7;壮苗生根最佳配方为1/2MS+1 g/L‘花宝1号’+1 g/L‘花宝2号’+100 ml/L椰汁或1/2MS+1 g/L‘花宝1号’+1 g/L‘花宝2号’+100 ml/L椰汁+1 mg/L NAA,生根率为100%和93.3%。本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德氏兜兰人工快繁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