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西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产量(模糊匹配)
570条记录
不同鲜食糯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中国种业 2023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鲜食糯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46个鲜食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品种的鲜穗产量9507.0~13069.5kg/hm2,出苗至采收期75~81d,株高176~246cm,穗位高56~100cm,穗长15.4~20.6cm,穗粗4.5~5.2cm,秃尖长0.4~1.7cm,穗行数12.2~17.5行,行粒数33~42粒,百粒重28.2~46.1g;各农艺学性状变异系数1.67%~38.03%,其中秃尖长变异系数最大,出苗至采收期的变异系数最小。不同鲜食糯玉米品种10个性状之间变异系数大小排名依次为:秃尖长>穗位高>百粒重>株高>穗行数>鲜穗产量>穗长>行粒数>穗粗>出苗至采收期。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为穗长(0.7892)>百粒重(0.7513)>穗位高(0.7502)>株高(0.7424)>出苗至采收期(0.7378)>秃尖长(0.7280)>穗粗(0.7200)>行粒数(0.7129)>穗行数(0.6974)。说明鲜食糯玉米产量育种应选用穗长、粒数重、穗位高和株高适宜的种质资源进行选育利用,同时需要重视鲜食糯玉米的采收期。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农艺性状 产量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粉垄"145"模式在新植蔗上的应用效应及其生理生态基础

广西植物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粉垄“145”模式在新植蔗上的应用效果,解析其生理生态基础,该研究以桂柳05136为材料,设置常规耕作(CK)和粉垄“145”模式(FL145)2个处理,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粉垄“145”模式对土壤性质以及新植蔗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与CK相比,FL145的0~20 cm、20~40 cm根区,土壤容重显著降低1.25%~5.98%,土壤孔隙度显著提高1.08%~4.77%,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1.78%~8.23%。(2)FL145促进新植蔗根系生长,出苗效果和农艺性状表现良好,株高显著增加2.20%~7.86%。(3)FL145的新植蔗单株叶面积显著增大15.88%,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分别显著提高1.41%、6.84%、18.67%、10.06%,光合能力增强,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9.26%。(4)收获时,FL145的新植蔗有效茎数、茎长、茎径显著增加,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显著提高5.07%和5.11%,蔗汁蔗糖分和锤度分别显著提高1.61%和1.50%,还原糖分显著下降12.50%。(5)FL145新植蔗生产总成本比CK的降低378 yuan·hm-2,总产值增加1 934.4 yuan·hm-2,利润增加2 312.4 yuan·hm-2。综上表明,粉垄“145”模式通过“一亩只耕三分地”和减少化学除草环节的投入来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条件,使新植蔗根系发达,进而增强光合能力,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干物质和糖分的积累,是新植蔗提质增产的原因。

关键词: 粉垄“145”模式 新植蔗 生理 生态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机械种植模式对甘蔗产量及效益影响

中国糖料 2023

摘要:以人工种植为对照,采用整杆即切种式种植机和预切种式种植机进行甘蔗不同机械种植模式比较试验,分析各种植模式作业质量、效率、甘蔗产量及经济效益等差异。结果表明:即切种式种植和预切种式种植伤芽率分别为12.4%、9.7%,种茎破头率分别为9.1%、5.8%,均高于人工种植伤芽率的2.4%和种茎破头率的4.7%;预切种式种植萌芽率最高为50.1%,显著高于即切种式种植的42.9%;人工种植有效茎数和成茎率分别为79 290条/hm~2和60.4%,显著高于预切种式种植的72 330条/hm~2和49.9%;三种种植模式甘蔗分蘖率、株高、茎径及产量差异不显著;与人工种植相比即切种式种植工效提高3.18倍、作业成本降低1 209元/hm~2、减收463元/hm~2,预切种式种植工效提高3.78倍、作业成本减少947元/hm~2、减收2 902元/hm~2。机械种植可以提高工效、减少用工成本,以整杆即切种式种植作业成本、产量及收益优于预切式机械种植处理。

关键词: 种植机 种植模式 甘蔗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缓释肥不同施用深度对木薯生长的影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南植199’为试验材料,选择8、10、15、20 cm 4个不同的施肥深度(种茎的种植深度与施肥深度相同),施用单膜小颗粒缓释肥(C1)和双膜小颗粒缓释肥(C2),以不施肥(C0)为对照,设置C0–8、C1–8、C1–10、C1–15、C1–20、C2–8、C2–10、C2–15等8个处理,通过测定木薯的农艺性状、产量、结薯深度、半幅宽以及肥料利用率,比较2种缓释肥不同施肥深度对木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1和C2肥料下,施肥深度15 cm处理的出苗率最高,分别比同种肥料施肥深度8cm处理的高13.2%、18.0%;在块根形成期(植后79d)和收获期,C1–15的株高显著高于C2–15的;收获期C1–8的茎粗显著大于C2–8的,C1–10的显著大于C2–10的;C1–10和C2–10的单薯质量、鲜薯产量、淀粉产量、淀粉含量分别为C1、C2肥料下的最高值,C1–10的鲜薯或淀粉产量比C1–8的增产约10%,C2–10比C2–8仅略有增产,差异均不显著;8个处理中,C1–20的氮肥利用率(40.6%)最高,C2–8的磷肥利用率(43.8%)最高,C1–10的钾肥利用率(59.4%)最高。综合分析比较,C1–10为本试验最优处理,推荐在木薯机械化作业时采用8~10 cm的种植深度和施肥深度,如遇干旱天气可适当增加播种深度。

关键词: 木薯 缓释肥 种植深度 施肥深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糖料 2023

摘要:以甘蔗品种'柳城05-136'为研究对象,分析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对甘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显著提高甘蔗产量和蔗汁锤度,但对甘蔗有效茎数无显著影响.其中,3 L/hm2+氮肥195 kg/hm2(B)处理不仅可减少常规施肥中105 kg/hm2 氮的施用量,而且有助于提高甘蔗产量及维持甘蔗品质,有利于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甘蔗 产量 品质 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粉蕉-果蔗轮作对粉蕉、果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广西玉林地区特色经济作物粉蕉、果蔗存在严重连作障碍的问题,探索合理轮作模式,采用3年2茬粉蕉+2年2茬果蔗及2年2茬果蔗+3年2茬粉蕉轮作模式,分别以果蔗和粉蕉连作为对照,比较不同轮作模式对粉蕉和果蔗病害发生、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轮作模式可有效降低香蕉枯萎病,果蔗宿根矮化病、花叶病发生,轮作处理的粉蕉枯萎病发病率仅0.33%,而连作的枯萎病发病率高达48.67%;轮作的果蔗宿根矮化病和花叶病基本不发生,连作的宿根矮化病发病率27.34%,花叶病发病率21.42%。轮作的粉蕉产量达到53 766 kg/hm~2,而连作减产了22.72%;轮作的商品果蔗产量达到194 384.75 kg/hm~2,是连作的1.94倍。建议当地在发展特色区域经济作物时采用和推广这两种轮作模式。

关键词: 粉蕉 果蔗 轮作 产量 香蕉枯萎病 成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直播栽培对双季早稻生育期、抗倒伏能力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直播栽培方式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抗倒伏能力、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机械化直播稻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2020年和2021年早稻,以广西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常规稻品种桂育9号、桂育11号、桂野丰、广粮香2号和杂交稻Y两优1号等5个品种为供试材料,以人工移栽为对照,进行大田精量直播。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栽培模式为主区,品种为副区,设置3个重复。记录各生育周期,测定主茎形态、基部茎秆特征以及抗折力、弯曲力度和倒伏指数等抗倒伏指标,成熟期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并计算成本和经济效益。【结果】(1)直播稻的生育期缩短2—6 d,主要表现在播种到幼穗分化期之间;(2)直播稻的抗倒伏能力低于移栽稻,其株高、重心高度与穗干重均较低,第二节间的茎粗、壁厚、鲜重和干重亦较低,茎秆长度则高于移栽稻,这是导致直播水稻抗倒伏能力弱的主要原因;(3)在产量表现方面,除Y两优1号外,其余4个水稻品种的产量表现为直播稻低于移栽稻。生育期相对短的品种,直播稻的产量明显低于移栽稻,而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每穗粒数增加和结实率的提高是直播稻增产的主要因素;(4)从经济效益分析来看,供试品种中,生育期较短的桂育11号,因直播产量降低明显,效益降低,其余4个水稻品种的直播稻经济效益高于移栽稻,其主要原因是直播稻节省了育秧和插秧环节的人工成本。【结论】当前亟待发展以保面积、增效益为主要目标的水稻轻简生产模式,与移栽稻相比,水稻直播栽培具有缩短生育期,降低生产成本等明显优势,但其倒伏的风险相对较大,产量易受品种特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进行水稻早稻直播栽培时,可以通过选择中等熟期、基部茎秆长度合理、茎秆粗壮且茎秆壁厚的抗倒品种,在栽培管理上,可适当增加穗肥的比例,以弥补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不足来提高直播稻产量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移栽 抗倒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调酸措施对西南山地酸化土壤改良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西南山地土壤不断酸化的问题,通过在贵阳、南宁、绵阳和恩施4个试验站开展长期联合定位试验,对比不同调酸措施对土壤改良及玉米增产的综合效应,揭示措施与玉米产量的互作关系,为建立西南山地玉米高产稳产技术体系提供支撑。试验设置农民习惯(A1、CK)、土壤调理剂(A2)、施石灰(A3)、施有机肥(A4)、前作种植绿肥(A5)5个处理。结果表明:(1)4项调酸措施均能显著改善土壤酸化状况,其中A2、A3处理效果最优,pH均比CK提高0.9个单位,A4和A5处理分别提高0.7和0.5个单位;CK处理2019和2020年土壤pH分别比基础土样(2016年)降低了6.7%、7.6%,但A2、A3、A4、A5处理下,2019和2020年土壤pH分别比基础土样(2016年)提高了8.0%、6.7%、2.5%、0.0%和8.1%、7.1%、4.8%、0.3%;而A4处理比CK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7.4 g/kg、30.2 mg/kg、11.6 mg/kg、53.9 mg/kg,增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从2016~2020年平均产量来看,4项调酸措施中A4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增产率达11.7%。(3)A4处理对玉米株高、穗长、穗粗、穗粒数、千粒重改善最显著。(4)4项调酸措施均提高了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且积累比例在六叶期、吐丝期均高于CK,以A4处理积累量最大。(5)A4、A5处理各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LAI)与叶绿素含量均高于CK,A3、A4处理的粒叶比高于A2、A5处理。综上,4项调酸措施均能抑制土壤继续酸化的趋势,而施用石灰、调理剂和有机肥还能提高土壤pH,其中前两项措施效果最显著。与其他措施相比,施有机肥除了能改良酸化及培肥土壤以外,还能改善玉米农艺性状、优化库源结构、促进干物质积累,进而实现增产稳产。因此,从调酸、土壤培肥、增产稳产3个角度综合评价,施有机肥是西南山地玉米种植区酸化农田最理想的调酸措施。

关键词: 调酸措施 土壤改良 玉米 产量 库源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直播栽培对双季早稻生育期抗倒伏能力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直播栽培方式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抗倒伏能力、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机械化直播稻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2020年和2021年早稻,以广西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常规稻品种桂育9号、桂育11号、桂野丰、广粮香2号和杂交稻Y两优1号等5个品种为供试材料,以人工移栽为对照,进行大田精量直播.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栽培模式为主区,品种为副区,设置3个重复.记录各生育周期,测定主茎形态、基部茎秆特征以及抗折力、弯曲力度和倒伏指数等抗倒伏指标,成熟期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并计算成本和经济效益.[结果](1)直播稻的生育期缩短2-6 d,主要表现在播种到幼穗分化期之间;(2)直播稻的抗倒伏能力低于移栽稻,其株高、重心高度与穗干重均较低,第二节间的茎粗、壁厚、鲜重和干重亦较低,茎秆长度则高于移栽稻,这是导致直播水稻抗倒伏能力弱的主要原因;(3)在产量表现方面,除Y两优1号外,其余4个水稻品种的产量表现为直播稻低于移栽稻.生育期相对短的品种,直播稻的产量明显低于移栽稻,而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每穗粒数增加和结实率的提高是直播稻增产的主要因素;(4)从经济效益分析来看,供试品种中,生育期较短的桂育11号,因直播产量降低明显,效益降低,其余4个水稻品种的直播稻经济效益高于移栽稻,其主要原因是直播稻节省了育秧和插秧环节的人工成本.[结论]当前亟待发展以保面积、增效益为主要目标的水稻轻简生产模式,与移栽稻相比,水稻直播栽培具有缩短生育期,降低生产成本等明显优势,但其倒伏的风险相对较大,产量易受品种特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进行水稻早稻直播栽培时,可以通过选择中等熟期、基部茎秆长度合理、茎秆粗壮且茎秆壁厚的抗倒品种,在栽培管理上,可适当增加穗肥的比例,以弥补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不足来提高直播稻产量.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移栽 抗倒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膜覆盖对鲜食型甘薯品种普薯3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23

摘要:本试验以鲜食型甘薯品种普薯32号作材料,研究地膜覆盖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地膜覆盖栽培可促进甘薯主蔓长、蔓粗、分枝数及单株茎叶鲜重等地上部分的生长,还可提高地下部分的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重、单株商品薯数、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及薯块干物率,增加纯收益9225元/hm2.

关键词: 鲜食型甘薯 普薯32号 地膜覆盖 农艺性状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