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西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农艺性状(模糊匹配)
166条记录
不同鲜食糯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中国种业 2023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鲜食糯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46个鲜食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品种的鲜穗产量9507.0~13069.5kg/hm2,出苗至采收期75~81d,株高176~246cm,穗位高56~100cm,穗长15.4~20.6cm,穗粗4.5~5.2cm,秃尖长0.4~1.7cm,穗行数12.2~17.5行,行粒数33~42粒,百粒重28.2~46.1g;各农艺学性状变异系数1.67%~38.03%,其中秃尖长变异系数最大,出苗至采收期的变异系数最小。不同鲜食糯玉米品种10个性状之间变异系数大小排名依次为:秃尖长>穗位高>百粒重>株高>穗行数>鲜穗产量>穗长>行粒数>穗粗>出苗至采收期。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为穗长(0.7892)>百粒重(0.7513)>穗位高(0.7502)>株高(0.7424)>出苗至采收期(0.7378)>秃尖长(0.7280)>穗粗(0.7200)>行粒数(0.7129)>穗行数(0.6974)。说明鲜食糯玉米产量育种应选用穗长、粒数重、穗位高和株高适宜的种质资源进行选育利用,同时需要重视鲜食糯玉米的采收期。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农艺性状 产量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吴茱萸枝屑对毛木耳农艺性状及其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吴茱萸枝屑和杂木屑为试材,通过测定其营养成分,采用20%、40%、60%、80%和100%吴茱萸枝屑代替杂木屑栽培毛木耳的方法,以未代替为对照(CK),研究其对毛木耳农艺性状和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以期为其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吴茱萸枝屑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与杂木屑的相差较小,但其粗蛋白高4.25倍,硒高0.02 mg·kg-1,而碳氮比仅有杂木屑的23.60%。吴茱萸枝屑代替杂木屑栽培毛木耳能显著降低培养料碳氮比和增加原料利用率(P<0.05,下同),代替80%以上能促进菌丝生长,但达到100%时菌包成活率明显下降,达10%;代替20%~80%时,产量高于CK,以40%和80%为好;代替20%~100%时,茬数比CK多,以60%~80%最好;代替80%时子实体综合营养特性最好,其粗蛋白、脂肪、铁、硒显著高于CK。可见,吴茱萸枝屑80%代替量栽培毛木耳最好,配方为吴茱萸枝屑62.4%、杂木屑15.6%、麦麸20%、石灰1%、石膏1%,表明吴茱萸枝屑是一种很好的食用菌原料,建议在生产上应用。

关键词: 吴茱萸枝屑 毛木耳 代替 农艺性状 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进国外甘蔗种质资源检疫及田间抗病和农艺性状观察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健康优良的引进甘蔗新种质,丰富甘蔗杂交亲本资源及获得具有直接推广应用价值的优良甘蔗品种,本研究通过法国农业国际合作研究发展中心(CIRAD)下属负责不同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引进、提供和检疫的机构Visacane引进法国、美国、巴巴多斯、伯利兹、牙买加、罗马尼亚、圭亚那等国家的甘蔗种质资源41份,在广西甘蔗引种检疫室进行2个甘蔗生长周期的隔离种植检疫,期间对甘蔗白条病、斐济病和流胶病等检疫性病害进行监测,确定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后出圃,通过大田试验进行田间自然发病、农艺性状、产量、锤度等调查。结果表明,引进的41份国外甘蔗种质均无检疫性病虫害;大田自然发病试验筛选出抗病优良甘蔗种质B03-224、B03-876、FG08-057、FG08-757、FG09-128、FG09-331、FG09-367、FG09-538和FR89-746共9份,可考虑作为抗病亲本;筛选出高糖甘蔗种质B03-224、BBZ88-343、BJ99-32、BR08-004、CP04-1844、CP05-1526、FG06-691和FG09-367共8份,锤度评价为1等级,可作为高糖亲本;筛选出高产甘蔗种质BZ93-855、CP00-1446、FG09-124、FG09-346和FR90-881共5份,产量评价为1等级,可用作高产亲本;筛选出农艺性状整体评价优良种质B03-224、BBZ93-855、BJ99-106、CP00-1446、CP05-1526、FG04-333、FG06-691、FG07-338、FG09-124、FG09-128和FG09-367共11份,其综合性状较好,产量潜力较大,拟进入下一轮比较试验继续筛选;并综合抗病性、高产、高糖等农艺性状评价,从中筛选出B03-224、FG09-128、FG09-367和CP05-1526综合表现优良的4份甘蔗种质进入下一步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能适应广西生态环境的高产、高糖、抗病的甘蔗种质进行推广种植。以上甘蔗种质已全部进入广西南宁甘蔗种质资源圃和广西农业科学院三亚甘蔗杂交育种基地保存,将进一步开展抗旱性和抗寒性等评价及后续杂交利用研究。本研究可为引进国外甘蔗种质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甘蔗 种质资源 隔离检疫 病害 分子检测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膜覆盖对鲜食型甘薯品种普薯3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23

摘要:本试验以鲜食型甘薯品种普薯32号作材料,研究地膜覆盖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地膜覆盖栽培可促进甘薯主蔓长、蔓粗、分枝数及单株茎叶鲜重等地上部分的生长,还可提高地下部分的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重、单株商品薯数、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及薯块干物率,增加纯收益9225元/hm2.

关键词: 鲜食型甘薯 普薯32号 地膜覆盖 农艺性状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白质组学分析染色体加倍对木薯表型及块根形成期代谢产物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倍体育种是木薯种质创新的重要途径。为探讨木薯同源四倍体块根发育特性及其与二倍体的差异,本研究通过对木薯新品种‘新选048’(X048-2x)及其同源四倍体(X048-4x)进行表型鉴定、块根主要农艺性状测定、块根形成期主要代谢产物含量测定及蛋白质组分析。结果发现在块根形成期同源四倍体的平均单株块根数、最长块根长度均显著高于二倍体。同源四倍体薯肉中果糖和木质素含量均显著高于二倍体;筛选出的48个重要差异蛋白富集于细胞胞内,主要参与抗旱性、低温驯化等生物学过程,多数具有碳水化合物结合蛋白和多糖结合蛋白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富集于苯丙酸生物合成通路,且同源四倍体可能是通过调控苯丙酸生物合成途径的上游介导了木质素积累,增加了块根形成的数量。本研究结果为解析木薯同源四倍体块根发育特性、代谢产物积累与蛋白调控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木薯同源四倍体 蛋白组 农艺性状 块根发育 代谢产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亲本农艺性状评价与分析

中国糖料 2023

摘要:亲本是甘蔗常规杂交育种的物质基础,分析评价甘蔗亲本将有助于提高甘蔗育种效率.为了解广西甘蔗亲本特点,在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丁当试验基地对 383 个甘蔗亲本实施了两轮一年新植二年宿根评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茎径、有效茎和锤度是相对较为稳定的性状,机械化收获的茎径、有效茎、甘蔗产量和锤重的性状均值、变异系数下降,调查性状亲本方差占比下降;随着种植年限延长,亲本方差占比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广义遗传力分析表明锤度、茎径和有效茎属高遗传力性状,宿根发株数、甘蔗产量和锤重属中等偏高遗传力性状,株高属中等偏低遗传力性状.数据联合分析对高遗传力性状的广义遗传力提升更多.性状显著性影响因子查找发现亲本对所有性状产生显著影响,作物季、年度、试验对部分性状产生显著影响,月份主效应不存在;6 个一级互作项对性状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亲本×试验对所有性状产生显著影响,主效应不存在的月份将通过亲本×月份和试验×月份对锤度产生显著影响.选育年代分析表明甘蔗亲本的宿根发株数、茎径和锤重不受影响;株高和有效茎从70 年代至00 年代呈现下降的趋势,导致甘蔗产量同样呈现下降趋势;锤度是分析性状中唯一从50 年代以来随着选育年代递增而呈现明显上升的性状.宿根发株数、茎径、有效茎和锤度极显著地受到了亲本来源影响,而株高、甘蔗产量和锤重没有受到显著影响.不同来源亲本中,桂糖亲本和台糖亲本具有宿根发株少、有效茎数少、锤度较高的特点,粤糖亲本具有宿根发株数多、有效茎多的特点,CP亲本和Ho亲本具有宿根发株数相对较多、有效茎较多、茎径小和锤度高的特点.聚类分类表明测试亲本中以高糖中产类亲本和较高糖较高产类亲本为主;育种利用效果相对较好的是高糖中产类亲本.广西将来的育种工作需加强蔗糖分适中的高产材料选育和适应广西生态环境的高糖材料选育.

关键词: 甘蔗亲本 农艺性状 广义遗传力 选育年代 亲本来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海夏大豆引种至华南地区的特征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黄淮海夏大豆北种南引至华南地区的适应性,也为育成适合在华南地区的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奠定基础,以黄淮海地区北部、中部和南部育成的28个代表性夏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春播和夏播的方式,调查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在广西南宁种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以及产量。结果表明,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在南宁种植时,开花早于华南地区春大豆,但不同来源品种间生育期无显著差异。与华南地区对照品种相比,黄淮海夏大豆品种的株高和底荚高度偏矮,主茎节数和有效分枝数少,节间短,抗倒能力强;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低,百粒重较大;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但最终产量偏低。不同播期类型相比,品种夏播生育期较春播显著缩短,且提前开花;株高、主茎节数、产量构成因素以及产量均降低,但黄淮海夏大豆品种较华南地区春大豆下降幅度更大;同时籽粒的蛋白质含量降低。黄淮海不同区域夏大豆品种在南宁种植的产量结果表明,从北至南呈增加趋势,且南部品种在春播时与对照品种差异不显著。因此认为,黄淮海夏大豆可在华南地区春播;培育品种宜重点选育光温反应钝感、营养生长期长的品种,同时要增强耐高温耐高湿特性,提高品种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 夏大豆 黄淮海 引种 生育期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6份桄榔种质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桄榔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桄榔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优异种质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集自不同地区的16份桄榔种质为试验材料,调查和测定其15个表型性状(农艺性状),采用遗传变异、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16份桄榔种质的表型性状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Shannon wiener指数(H')变化范围为0.832~2.100,平均为1.671,其中株高的H'最高(2.100).不同地区桄榔种质农艺性状间的差异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变异系数范围为5.14%~102.19%,其中,除叶厚的变异系数为5.14%外,其他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00%,尤其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102.19%).从15个农艺性状中共提取5个特征值大于1.00的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8.07%,能综合反映桄榔种质农艺性状的大部分信息.综合评价结果表明,V6、V5、V11、V1、V4和V12种质的综合得分分别为151.59、140.12、134.12、132.54、130.78和126.70,综合表现较好.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份桄榔种质可分为三大类群,其中,第一类群种质(V2、V7、V8、V9、V10、V13、V14、V15和V16)表现为种子粒重和果重较重,种子纵径和横径较长,叶厚、叶长及植株的胸径、株高和冠幅较小,果形为圆凹、圆凸或长凹,果色为绿色和黑色;第二类群种质(V1、V11和V12)表现为种子厚度较小,叶长、叶宽及植株的胸径较大,果形为圆凸、长凹或长凸,果色为黄色和绿色;第三类群种质(V3、V4、V5和V6)表现为种子体积和纵径较小,叶厚较厚,叶宽和植株的胸径较小,株高和冠幅较大,果形为圆凹和长凹,果色为黄色和绿色.[结论]16份桄榔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不同地区的桄榔种质资源存在较大变异性,其中种质V6、V5和V11综合表现较好,是较优异种质,适合用于亲本选配;基于农艺性状进行桄榔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方法简单可行,结合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有助于更快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异桄榔种质.

关键词: 桄榔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方式对米粉加工专用型杂交稻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种业 2022

摘要:以广西米粉加工专用型杂交稻品种特优269为试验材料,设计了无人机精量条直播、无人机精量撒播、手工撒播和人工移栽4种播种方式,采用大区对比法,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特优269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人机精量条直播、无人机精量撒播和手工撒播3种播种方式间在株高、有效穗数差异不显著,但均与人工移栽有显著性差异,实现直播稻的高产首先要在保证足够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发展大穗.其中无人机精量条直播有效穗数最高,达到了 306.2万/hm2,最低为人工移栽,为268.5万/hm2.无人机精量条直播播种方式与人工移栽的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二者每hm2产量分别为7231.8kg和7563.2kg.无人机精量条直播的产量比无人机精量撒播、手工撒播分别高294.2kg和377.5kg,增幅达到了 4.24%和5.51%.通径分析表明不同播种方式下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千粒重(0.929)>结实率(0.863)>有效穗数(-0.582),直接通径系数依次为结实率(0.558)>千粒重(0.341)>有效穗数(-0.346).可见不同播种方式下特优269栽培过程中都应该采用栽培措施提高千粒重和结实率,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

关键词: 水稻 播种方式 直播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桂糖55号的宿根性及不同种植密度对其农艺性状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甘蔗新品种桂糖55号的宿根性及不同种植密度对其农艺性状的影响,为甘蔗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桂糖55号进行1年新植3年宿根的4年品种比较试验及下种量分别为75 000、90 000、105 000和120 000芽/hm2处理(分别为处理1~处理4)的1年新植1年宿根种植密度试验,分析其宿根特性及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和相关农艺性状.[结果]4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55号的株高和茎径与新台糖22号(对照,CK)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但有效茎数为6.50万~7.83万条/hm2,显著高于CK(3.71万~6.09万条/hm2(P<0.05,下同).第一年新植产量为96.77 t/hm2,略低于CK(98.80 t/hm2),但差异不显著;第一和第二年宿根产量均在100.00 t/hm2以上,第三年宿根产量仍达79.43 t/hm2;3年宿根产量均显著高于当季CK,3年宿根平均产量为96.71 t/hm2,比CK(78.96 t/hm2)增产22.48%.桂糖55号3年宿根的黑穗病发病率为1.85%~19.44%,明显低于CK的15.88%~58.62%.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新植的出苗率间、宿根的发株率间均无显著差异,4个密度处理新植和宿根的分蘖率间差异不显著.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新植的有效茎数和产量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其中,新植的有效茎数数排序为处理3>处理4>处理2>处理1,新植的产量排序为处理3>处理2>处理4>处理1;宿根的产量随着有效茎数的增加而增加,宿根的有效茎数和产量排序均为处理3>处理1>处理4>处理2;处理3新植和宿根的产量均最高,且宿根群体的株高和茎径整齐度最好.在田间的黑穗病自然发病率为0~1.43%,与种植密度无密切关系.新植蔗糖分排序为处理2>处理3>处理1>处理4,宿根蔗糖分排序为处理2>处理1>处理3>处理4,适当稀植可提高桂糖55号的蔗糖分,种植密度过大会影响蔗糖分积累.[结论]甘蔗品种桂糖55号早生快发,前期生长快,分蘖成茎率高,有效茎数多,高产稳产,黑穗病发病率低,宿根性强.生产上应根据栽培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在普通旱地种植时下种量可参考105 000芽/hm2.

关键词: 甘蔗 宿根性 农艺性状 种植密度 产量 桂糖55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