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西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杨鑫(精确检索)
作者:樊吴静(精确检索)
作者:唐洲萍(精确检索)
作者:何虎翼(精确检索)
作者:李丽淑(精确检索)
11条记录
水氮耦合对旱藕产量、生理特性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水氮耦合对旱藕生长特性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为旱藕的高产高效栽培及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遮雨棚内种植旱藕品种桂兴芋3号,设计4个灌水量水平[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20±5)%(W1)、(40±5)%(W2)、(60±5)%(W3)和(80±5)%(W4)]和4个施氮量水平[分别为施纯氮0 kg/hm2(N0)、300 kg/hm2(N1)、600 kg/hm2(N2)和900 kg/hm2(N3)],共16个水氮耦合处理,以W1N0为对照(CK),测定分析各水氮耦合处理旱藕的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活性及旱藕的农艺性状、叶片生理特性和块茎产量.[结果]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种植旱藕土壤的孔隙度、碱解氮含量、脱氢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及旱藕的茎径、淀粉含量和块茎产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缺氮条件下,土壤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磷酸酶活性及旱藕的分蘖数和株高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逐渐增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种植旱藕土壤的孔隙度、蔗糖酶活性及旱藕的株高和茎径均表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低水条件下,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脲酶活性及旱藕的分蘖数和块茎产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增加.与CK相比,各水氮耦合处理旱藕的块茎产量增加7.78%~70.28%,其中W3N2处理的块茎产量最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水氮耦合效应对旱藕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酶活性及对分蘖、株高和淀粉含量的影响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对土壤孔隙度、速效钾含量及茎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田间持水量(60±5)%和施氮量600 kg/hm2的水氮耦合模式对改善旱藕土壤环境及促进旱藕生长的综合效果较佳,适宜在旱藕种植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旱藕 水氮耦合 土壤肥力 土壤酶活性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覆盖栽培对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酶活性及化学性状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覆盖栽培下冬作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变化的规律和增产机理,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与传统土壤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覆盖栽培[黑地膜覆盖(BFM)、稻草覆盖(RSM)和常规栽培(CK)]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酶活性、化学性状、马铃薯生长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RSM和CK相比,BFM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Chao1指数、生长前期变形菌门和生长后期的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芽单胞菌属及整个生育期鞘氨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同时显著提高了整个生育期酸性磷酸酶活性、速效钾含量(除成熟期与RSM差异不显著)。苗期,BFM的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含量分别比RSM显著提高了28.45%、29.62%,比CK显著提高了13.29%、16.62%;块茎膨大期,BFM的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RSM显著提高了18.71%、17.44%,比CK显著提高了158.32%、45.54%;BFM大薯率、产量分别比CK显著提高了20.15%、17.90%。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与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pH值呈正相关关系。综上,不同栽培模式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与酶活性相互影响,共同维持土壤质量;黑地膜覆盖能明显改善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和养分有效性,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最终提高马铃薯产量。本研究为有效指导广西冬作马铃薯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黑地膜 马铃薯 根际 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旱藕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旱藕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本研究设置有机无机复混肥0、750、1500、2250、3000 kg/hm2 5个施肥量,进行不同施肥量对土壤理化性状、旱藕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有机无机复混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孔隙度先增加后减少,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旱藕株高、茎径及分蘖数逐渐增加,但旱藕倒伏率也随之增加;旱藕成熟块茎可溶性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及淀粉含量逐渐增加;旱藕块茎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其中施肥量为2250 kg/hm2的产量最高,比不施肥增产66.01%。综上表明,有机无机复混肥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旱藕块茎产量及品质,但施肥量过多会导致土壤板结及旱藕倒伏,块茎产量减少。本研究条件下,有机无机复混肥施肥量为2250 kg/hm2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旱藕 有机无机复混肥 土壤理化性状 生理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建议

南方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调研分析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为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及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广西马铃薯主产县(市、区)、主要种植基地(合作社)、加工销售企业的实地走访调研和相关资料分析,剖析广西马铃薯栽培、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2014—2019年间,广西马铃薯种植区域逐渐拓宽,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趋向于多元化发展;马铃薯平均单产由17.10 t/ha增长到21.30 t/ha,但种植总面积由7.76万ha降至5.12万ha,导致总产由132.70万t降至109.06万t。马铃薯加工企业较少,只有2家规模生产并注册商标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加工产品主要是粉丝和粉条;鲜薯主要销往外省,大部分用于鲜食,少部分用于加工和出口。存在防灾减灾能力弱、种薯短缺、栽培技术不规范、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价格季节性下滑、国内竞争加剧、加工技术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广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建议】应发展绿色生产,营造优势产区;完善和规范脱毒种薯供应体系,提升优质种薯供应能力;加强产学研攻关,优化科技支撑体系;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桂字号品牌;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产业融合促消费。

关键词: 马铃薯 产业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广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旱藕产业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建议

南方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调研分析广西旱藕产业生产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为促进广西旱藕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数据收集统计和实地调研,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旱藕种植面积、种植品种、加工产品、销售市场、企业效益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阐述当前广西旱藕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结果】近年来,广西旱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区种植面积超1万ha,主栽品种为南藕一号和桂兴芋3号,主要种植区域为河池市、百色市、南宁市和崇左市等地;广西旱藕加工以淀粉和粉丝为主,销售方式主要为零售和电商销售;旱藕鲜薯平均产量45~75 t/ha,销售价格600.0~1000.0元/t,每公顷效益在3万元左右;旱藕生产模式大多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前景可观。广西旱藕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存在品种单一老化、优良品种匮乏,栽培技术落后、农民积极性不高,科技投入不足、科研与产业对接滞后,产业链不健全、综合利用率低,加工企业小型分散、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广西旱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应加强政策引导,发展区域优势产区,打造品牌效应;加强旱藕种质资源收集利用,推进旱藕新品种选育;推广旱藕集约化栽培技术,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强化产学研科技攻关,完善旱藕产业链;整合加工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以推动广西旱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广西 旱藕产业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旱藕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种植密度对旱藕农艺性状、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旱藕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旱藕品种桂兴芋3号为试验材料,设0.90万、1.05万、1.20万、1.35万和1.50万株/ha 5个种植密度,测定不同生育期旱藕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干物质含量及成熟期旱藕根茎的产量和品质.[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旱藕单株分蘖数、株高和茎径均逐渐减小,植株倒伏率逐渐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还原糖及淀粉含量逐渐降低;叶片、茎秆及根茎的干物质积累量也逐渐降低.根茎的单株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群体产量则先升高后降低,其中种植密度为1.05万株/ha的群体产量最高,达94100 kg/ha;根茎的含水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加,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逐渐降低.[结论]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旱藕产量,种植密度为1.05万株/ha时,旱藕根茎群体产量最高;种植密度过大则会影响旱藕生长发育,降低其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旱藕 密度 生长 生理特性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氮耦合对旱藕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旱藕生理特性及产量与水氮耦合的关系,为旱藕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棚桶栽方式,以桂兴芋3号为材料,分别设3个土壤灌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25±5)%(W1)、(50±5)%(W2)和(75±5)%(W3)]和4个施氮量[分别为施纯氮0 kg/ha(N0)、300 kg/ha(N1)、600 kg/ha(N2)和900 kg/ha(N3)],旱藕块根形成期取样测定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生理指标,成熟期测定产量。【结果】旱藕的分蘖数和株高随灌水量及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茎径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旱藕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均表现出上升趋势,而胞间CO2浓度(Ci)则相反。低水低氮或高水高氮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高,丙二醛(MDA)含量相对较低。相同水分条件下,旱藕单株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在W1、W2和W3条件下,N1、N2和N3分别较N0增产21.15%~52.74%、20.44%~56.16%和15.35%~35.61%。相同施氮水平下,产量也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旱藕块根产量与分蘖数、株高、Pn、Gs、Tr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Ci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水分和氮肥在促进旱藕生长发育、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增强植株抗逆性及增加块根产量方面具有显著的耦合效应。田间持水量(75±5)%、施氮量900 kg/ha为旱藕适宜的水氮管理模式。

关键词: 旱藕 水氮耦合 生长 光合作用 生理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菇多糖对马铃薯疮痂病抗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香菇多糖对马铃薯疮痂病抗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广西马铃薯疮痂病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马铃薯块茎形成初期,利用不同浓度香菇多糖稀释液进行叶面喷施,测定马铃薯农艺性状和生理指,评价香菇多糖稀释液对马铃薯疮痂病抗性。【结果】不同浓度香菇多糖稀释液均显著降低马铃薯疮痂病发病率,其中800倍的香菇多糖稀释液对疮痂病防治效果最好,相对防效为79. 98%。与对照处理相比,香菇多糖处理后马铃薯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以及POD、PAL和PPO酶活性均有所提高,MDA的含量降低,植株主茎数增加,产量和块茎营养品质均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香菇多糖可以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诱抗剂应用于农业生产,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降低疮痂病发病率,提升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香菇多糖 马铃薯 疮痂病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淀粉合成与降解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其总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20%。马铃薯是C3作物,其淀粉含量相对较低,这与其淀粉合成和降解过程有关。与马铃薯淀粉合成的相关酶包括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ase)、颗粒结合性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oluble starch synthase,SSS)、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和淀粉去分支酶(Starch debranching enzyme,DBE)。α-淀粉酶(α-amylase,Amy)、β-淀粉酶(β-amylase,BAM)、葡聚糖水双激酶(Glucan water dikinase,GWD)、磷酸葡聚糖水双激酶(Phosphoglucan water dikinase,PWD)和酸性转化酶(Acid invertase,AI)、中/碱性转化酶(Neutral/alkaline inverstase,NI)则与马铃薯淀粉降解有关。马铃薯淀粉合成与降解基因克隆对马铃薯品种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部分克隆的马铃薯淀粉合成与降解基因已在增加马铃薯淀粉含量、淀粉改性和改变淀粉组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总结了马铃薯淀粉合成与降解酶基因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研究建议,旨为深入开展马铃薯淀粉改良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淀粉合成 淀粉降解 基因工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植物转座子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摘要:植物转座子是广泛分布于植物基因组中的一类可移动元件,可分为DNA转座子和反转录转座子。植物转座子拷贝数丰富、插入位点多态性和高度异质性,非常适合用来开发分子标记。在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基于植物转座子的S-SAP、IRAP、REMAP和RBIP等分子标记差异,归纳了这些标记在遗传多样性分析、变异鉴定以及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等方面应用。

关键词: 植物 DNA转座子 反转录转座子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