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西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基因工程(模糊匹配)
4条记录
马铃薯淀粉合成与降解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其总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20%。马铃薯是C3作物,其淀粉含量相对较低,这与其淀粉合成和降解过程有关。与马铃薯淀粉合成的相关酶包括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ase)、颗粒结合性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oluble starch synthase,SSS)、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和淀粉去分支酶(Starch debranching enzyme,DBE)。α-淀粉酶(α-amylase,Amy)、β-淀粉酶(β-amylase,BAM)、葡聚糖水双激酶(Glucan water dikinase,GWD)、磷酸葡聚糖水双激酶(Phosphoglucan water dikinase,PWD)和酸性转化酶(Acid invertase,AI)、中/碱性转化酶(Neutral/alkaline inverstase,NI)则与马铃薯淀粉降解有关。马铃薯淀粉合成与降解基因克隆对马铃薯品种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部分克隆的马铃薯淀粉合成与降解基因已在增加马铃薯淀粉含量、淀粉改性和改变淀粉组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总结了马铃薯淀粉合成与降解酶基因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研究建议,旨为深入开展马铃薯淀粉改良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淀粉合成 淀粉降解 基因工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水稻耐冷性的研究进展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低温灾害发生频率增加,水稻耐冷育种研究已经成为保障水稻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水稻耐冷性是一条优于传统育种的有效途径。根据低温信号转导途径,将耐冷基因分为三类:蛋白激酶(CDPK,MAPK等)基因、转录因子(ICE1/ICE-like,CBF/DREB,MYB等)基因、功能基因(合成渗透调节物质基因、脂肪酸去饱和代谢关键酶基因等),文章全面详细地阐述了这三类基因在水稻耐冷基因工程育种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该领域尚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水稻 耐冷基因 基因工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冷调节基因及其在植物耐冷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新进展

作物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低温是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而且限制植物的广泛分布。从低温信号转导途径角度全面阐述了上游耐冷调节基因蛋白激酶基因、调控CBF/DREB1的基因、CBF/DREB1亚家族基因及其他转录因子基因及其在植物耐冷基因工程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耐冷基因的利用及植物耐冷遗传改良和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 耐冷 调节基因 基因工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病毒基因介导的抗性研究进展

广西农业科学 2008

摘要:植物病毒是造成多种农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的重要病原之一,因其对植物细胞的绝对寄生性和致病的独特性,使得化学防治等常规措施难以发挥作用,而病毒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为防治植物病毒病开辟了新的途径。文章重点介绍了植物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复制酶基因、卫星RNA、运动蛋白基因介导的抗性等策略的抗病机理及存在问题,提出应加强对植物病毒基因介导的抗性机理和非病毒来源的基因介导的抗性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在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上获得质的突破和飞跃。

关键词: 植物病毒 基因工程 抗性机制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