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西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引进(模糊匹配)
10条记录
东南亚大豆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及生育期划分

大豆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丰富我国的大豆基础材料,引进东南亚国家大豆种质资源32份,在广西南宁夏季播种的生态条件下,对这些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筛选出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东南亚大豆种质资源的7个主要质量性状Simpson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117~0.683,脐色、结荚习性、茸毛色、花色等性状的遗传多样性高,而种皮色、叶形和落叶性的遗传多样性较低;10个主要数量性状变异数范围为5.24%~43.98%,其中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的变异系数大于30%;10个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0.166%,第1主成分、第2主成分和第3主成分分别为产量构成因子、品质构成因子和株型构成因子;生育期组覆盖MG II~MG X,87.5%为晚熟品种;同时,筛选出5份综合性状优异的种质资源Bilomi No.3(菲律宾)、Yezin-15(缅甸)、Sri Samrong(泰国)、Sumbing No.452(泰国)及A-66甲(泰国)。本研究为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培育适合低纬度地区种植大豆新品种提供材料基础。东南亚大豆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为培育出适合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国家种植的大豆新品种提供材料基础。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引进 鉴定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近40年甘蔗种质资源引进及利用

南方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近40年广西引进甘蔗种质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为提高甘蔗引种利用效率及推动甘蔗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统计1982—2020年广西引进的甘蔗种质资源,分析引进种质资源的直接利用、育种利用、育成后代的应用及研究利用情况,总结引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1982—2020年,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其他省(市)引进甘蔗种质资源共1044份(包括花穗238份),其中1993年以来引进甘蔗种质资源751份(包括花穗26份);引进甘蔗种质资源作为亲本配置了杂交组合2771个,进入区试且亲本含有引进种质资源血缘的品系有43个;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育成的58个桂糖系列甘蔗品种中有40个含有引进种质资源血缘,其中美国CP系列亲本占37.9%,我国台湾ROC系列亲本占34.5%,美国CP系列和我国台湾ROC系列甘蔗种质资源在广西甘蔗育种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引进的甘蔗种质资源在抗病育种及分子育种方面也逐步开展研究。但目前广西甘蔗引种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引进甘蔗种质在适应性上普遍存在较大问题;(2)引进别国或地区优良甘蔗种质的同时有可能会带来新的病虫害,给甘蔗产业的安全生产增加风险。(3)引进的种质资源未能在国内育种单位间充分共享。【建议】应加强优异甘蔗种质资源的引进;规范甘蔗引种程序,严格遵守引种检疫规程;重视引进种质资源数据库的构建及共享利用。

关键词: 甘蔗 种质资源 引进 利用 广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越南中北部地区大棚厚皮甜瓜品种引种试验

广西农学报 2019

摘要:[目的]为筛选适合越南中北部地区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方法]从中国引进桂甜3、桂甜5、桂甜1605、桂甜M5、桂甜15、桂蜜12、北甜1号、西州密25和好运11共9个厚皮甜瓜品种,在越南中北部地区进行棚内土壤栽培试验,对各品种田间的主要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田间管理措施一致的情况下,除桂蜜12的发芽率稍低(71.0%)以外,其他8个品种的发芽率均在90%以上,生长势为中或强;9个品种对猝倒病等4个病害的抗性有明显差异,但各品种的综合抗性均达到了中到强的水平;9个品种的商品率较高且差异不大,商品率都在80%以上,产量最高的是好运11,达到了31.7t/hm~2,产量最低桂蜜12,仅19.9t/hm~2.[结论]引进的9个品种中,桂甜5和好运11综合性状表现好,抗病性强,果肉清甜脆口,网纹漂亮,品质和外观是当地消费者喜欢的类型,适合在越南中北部地区推广种植;桂蜜12果实虽小,但口感和风味上佳,适宜小范围种植,专供高端市场;其他品种各具特色,建议有选择的栽培.

关键词: 厚皮甜瓜 引进 大棚栽培 越南中北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那楼浅生莲藕新品种引进品比试验

长江蔬菜 2015

摘要:为选育出适宜那楼地区生产种植的浅生、高产、优质的莲藕新品种,以鄂莲5号为对照,对5个引进的莲藕新品种进行了生物学性状、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等综合农艺性状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鄂莲7号和巨无霸早熟、高产,抗病性强,各个调查指标都比对照好,可在那楼地区进行下一步的生产试验和示范推广。

关键词: 那楼镇 莲藕新品种 引进 品比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贺州市引进番茄优良新品种对比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筛选出更适合贺州栽培和市场需求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新品种。[方法]采用引进的8个品种与当地1个常年栽培品种作为对比试验材料,分析各品种第一花序节位、始花期、坐果期、始收期、单果重及单株产量6个性状的差异显著性。[结果]T-4-13-0448与其他品种的第一花序节位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从早熟性及早期产量的角度分析,一般不选用品种T-4-13-0448。从始花期、坐果期及始收期3个性状的综合表现可以看出,06169、06141、FQ-12-0448、ANT、T-4-13-0448表现较好。从单果重及单株产量性状表现及市场需求角度分析,ANT、06141、洛贝奇、T-4-13-0448表现较好,且都优于本地品种大丰。[结论]综合各性状的表现,ANT、06141、洛贝奇表现较好,适宜在贺州地区推广。

关键词: 番茄 品种 引进 示范 对比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几个绿豆品种在广西的表现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筛选出高产、早熟、抗性强的绿豆品种,并为其今后更好地应用于蔗田间套种提供参考。[方法]对从河南引进的几个绿豆品种的生长生育特性、农艺性状、抗逆性和产量性状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郑绿8号、郑绿9号、郑绿10号均为早熟、高产的绿豆品种,绿豆产量分别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41.4%、48.1%、21.9%;3个品种综合性状最好的是郑绿9号,抗逆性好,绿豆产量和生物产量都比较高,且果粒外观好。[结论]筛选出了最适合在广西种植的河南绿豆品种郑绿9号。

关键词: 引进 绿豆品种 表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南亚稻种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实地考察收集等途径,从东南亚国家引进稻种资源662份,其中野生稻120份,栽培稻542份。对栽培稻资源进行隔离检疫、繁殖以及性状鉴定,获得足够种子并构建引进东南亚栽培稻资源数据库。从栽培稻种质中鉴定发掘出抗褐飞虱材料58份,抗稻瘟病材料9份,抗白叶枯病材料11份,耐盐材料12份。引进的稻种资源拓宽了我国水稻遗传基础,丰富了我国的稻种资源基因库,将在水稻育种及相关研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东南亚 稻种 引进 鉴定

东南亚稻种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摘要:通过实地考察收集等途径,从东南亚国家引进稻种资源662份,其中野生稻120份,栽培稻542份对栽培稻资源进行隔离检疫繁殖以及性状鉴定,获得足够种子并构建引进东南亚栽培稻资源数据库。从栽培稻种质中鉴定发掘出抗褐飞虱材料58份,抗稻瘟病材料9份,抗白叶枯病材料11份,耐盐材料12份。引进的稻种资源拓宽了我国水稻遗传基础,丰富了我国的稻种资源基因库,将在水稻育种及相关研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东南亚 稻种 引进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南亚稻种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英文)

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 2012 CSCD

摘要:通过实地考察收集等途径,从东南亚国家引进稻种资源662份,其中野生稻120份,栽培稻542份对栽培稻资源进行隔离检疫繁殖以及性状鉴定,获得足够种子并构建引进东南亚栽培稻资源数据库。从栽培稻种质中鉴定发掘出抗褐飞虱材料58份,抗稻瘟病材料9份,抗白叶枯病材料11份,耐盐材料12份。引进的稻种资源拓宽了我国水稻遗传基础,丰富了我国的稻种资源基因库,将在水稻育种及相关研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东南亚 稻种 引进 鉴定

引进甘蔗品种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萌芽出苗表现

广西蔗糖 2010

摘要: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甘蔗萌芽出苗表现不同。通过对2008、2009两年广西甘蔗研究所甘蔗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甘蔗萌芽率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新台糖22号、台89-1626、台98-0432、园林9号等四个品种,适应性较广,在低温条件下也有较高的萌芽率,综合表现较好;粤糖96-86、赣蔗18号两个品种在低温条件下萌芽率较低,而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萌芽出苗表现最好,萌芽率最高;湖光1号、云蔗99-601、台88-99在低温条件下萌芽出苗最差,在高温条件下表现一般;其他品种甘蔗萌芽出苗表现一般。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引进 萌芽 出苗 表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