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西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美洲斑潜蝇(模糊匹配)
3条记录
0.9%阿维·印楝素乳油对美洲斑潜蝇及其寄生蜂的田间效应

植物保护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田间进行了0.9%阿维.印楝素乳油对豇豆上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及对美洲斑潜蝇寄生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9%阿维.印楝素乳油1200、1500倍液和对照药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300倍液药后3、7、10d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3种农药对美洲斑潜蝇寄生蜂复合种群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0.9%阿维.印楝素乳油1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300倍液药后10d调查,其寄生率分别为4.6%、13.1%、3.9%,分别只达到对照寄生率的17.9%、51.0%、15.2%。

关键词: 生物农药 美洲斑潜蝇 寄生蜂 田间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的温度效应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摘要:在 15℃、 19℃、 2 3℃、 2 7℃、 31℃和 35℃ 6种恒温条件下 ,观察了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存活、发育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 :温度变化对世代的存活有显著影响 ,6种温度下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 32 7%、 5 7 5 %、 6 2 1%、 87 8%、 86 2 %和 0 0 %。世代存活的最适温度为 2 7~31℃。在各虫态中 ,蛹期的存活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最大 ,15℃时蛹的存活率为 5 5 1% ,2 7~ 31℃时蛹的存活率最高 ,达 92 %以上 ,35℃时蛹全部死亡。各虫态的发育速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 ,呈Logistic曲线增长。通过组建 2 3℃和 2 7℃条件下的种群生殖力表 ,出这两种温度下的主要种群生命参数。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温度 发育速率 种群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洲斑潜蝇在南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及年生活史

西南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在实验室光照培养箱内设置 15、19、2 3、2 7、3 1和 3 5℃共 6种温度 ,以豇豆苗为寄主 ,观察美洲斑潜蝇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在 15~ 3 1℃范围内 ,各虫态历期均随温度上升而缩短。 15℃时完成一代需 5 9 3 6d ,3 1℃时只需 13 84d。 3 5℃条件下卵和幼虫均发育正常 ,但蛹不能羽化。卵、幼虫、蛹、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2 2 0、9 5 7、11 2 3、11 5 0℃ ,相应的有效积温为 3 2 49、84 12、13 2 3 5、2 5 5 3 0日度。在实验室自然变温条件下 ,以豇豆苗为寄主 ,美洲斑潜蝇在南宁市年发生 18代 ,世代重叠 ,7~ 8月份完成一代只需 13~ 15d ,而在冬季低温时完成一代需 5 0d左右。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年生活史,南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