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西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香味(模糊匹配)
4条记录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优质香稻新品种'桂香99'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优质抗稻瘟病香稻品种‘巴太香占’为母本,高产优质抗稻瘟病品种‘象牙香占’为父本,通过传统田间选育杂交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分别利用香味等位基因Badh2-E7的功能标记和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5、Pita、Pi2的功能标记对各分离世代优选的单株材料进行标记检测,并结合香味检测,育成含Pi5、Pita、Pi2的优质香稻新品种‘桂香99’,以满足市场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 香味 广谱抗稻瘟病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 聚合育种 桂香9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香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长香优8688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香优8688是广西万禾种业有限公司利用三系香稻不育系长香A与恢复系R8688配组育成的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表现高产稳产,稻米具有香味,2020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长香优8688 香味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特色香稻地方品种香味及其香味基因型的鉴定

南方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广西地方香稻品种的香味及其香味基因型,为开发和利用广西香稻地方种质资源及选育优质特色香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传统香味鉴定方法(KOH浸泡法和籽粒咀嚼法)与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对179份广西地方香稻种质资源的香味及其香味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179份供试材料中,KOH浸泡法检测到具有香味的材料167份,籽粒咀嚼法检测到具有香味的材料124份。籽粒咀嚼法鉴定为香稻的品种中97.58%能用KOH浸泡法鉴定出香味,但KOH浸泡法鉴定为香稻的品种中仅72.46%能用籽粒咀嚼法鉴定出香味。利用分子标记法能检测到等位基因的有71份,占供试材料总数的39.66%,主要以InDel7和InDel4-5等位基因为主,其中仅1份检测到InDel2等位基因,40份检测到InDel7等位基因,37份检测到InDel4-5等位基因,未检测到InDel13等位基因,但有7份同时检测到InDel7等位基因和InDel4-5等位基因。71份能检测到等位基因的材料中有69份被籽粒咀嚼法和/或KOH浸泡法鉴定为香稻品种,正确率达97.18%。在籽粒咀嚼法和KOH浸泡法均鉴定为香稻的121个品种中,香味表型明确,但仅有55个品种能检测到等位基因,检出率为45.45%。来自百色市的供试材料中能检测到等位基因的品种占该市香稻品种总数的53.19%,含有InDel2、InDel7和InDel4-5等位基因型,但以Indel7等位基因型为主;来自河池市的供试材料中能检测到等位基因品种占该市香稻品种总数的比例最高,达64.10%,但只检测到2种基因型,以Indel4-5等位基因型为主;柳州市及其他市能检测到等位基因的比例远低于百色市和河池市。【结论】广西香稻地方品种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香稻香味等位基因存在明显差异,且可能存在已报道的等位基因之外的香味基因或香味等位基因,仅用4个已报道的等位基因不足以检测出全部的香稻品种,应将分子标记法与传统鉴定方法相结合,才可更准确鉴定出香稻品种。

关键词: 香稻 香味 Badh2基因 等位基因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稻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

广西农业科学 2007

摘要:香米具有独特的香味及营养品质使其在国际稻米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分子技术的日益成熟及育种手段的不断提高,香稻的研究也从表型特征特性等深入到分子水平,育成的香稻品种也从单纯的常规品种到常规品种与杂交香型组合并存。文章综述了香稻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香稻的营养价值、香味的化学成分、香味的鉴定方法、香味的表达、香味的遗传、香味基因的分子标记与定位等,同时提出加强对香稻资源在特征特性、遗传多样性、配合力、分子标记、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以加快育成优质的香稻品种,满足社会对优质香稻的需求。

关键词: 香稻 香味 香味基因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