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西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鲜食玉米(模糊匹配)
11条记录
不同质量浓度外源硒对鲜食玉米硒富集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作物研究 2022

摘要:为筛选适宜的富硒鲜食玉米品种及确定适宜的硒施用量,以昊生糯1号、天成雪甜207和雪甜7401为供试材料,于2021年在广西崇左市农科所五塘试验地开展田间试验,分析不同质量浓度外源硒对不同品种鲜食玉米籽粒硒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产量、叶面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外源硒的对照相比,施硒处理3个品种玉米籽粒硒含量增幅为188.9%~5700.0%,且均以喷施36.4 mg/L硒的玉米籽粒硒含量最高;施硒处理对鲜食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单苞鲜质量、产量、株高和单株叶面积均无显著影响;喷施36.4 mg/L硒时,雪甜7401玉米籽粒硒含量最高,且可达到广西地方富硒农产品的标准(DB45/T 1061—2014).因此,广西富硒鲜食玉米生产中宜选择的玉米品种为雪甜7401,外源硒喷施的质量浓度以36.4 mg/L为宜.

关键词: 鲜食玉米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鲜食玉米品种在缅甸的适应性分析

种子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中国鲜食玉米品种在缅甸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2020年秋在缅甸南部的内比都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桂糯519为对照,对中国8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物候期、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品质及抗病性等进行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8个鲜食玉米品种与对照的生育进程差异不大,均为早熟品种,对缅甸气候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在农艺性状方面,广黑甜糯具有最适宜的穗位与株高比例(0.40);在果穗性状方面,广黑甜糯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出籽率均大于对照,秃尖小于对照,具有高产潜力;在病虫害抗性方面,广黑甜糯、彩玉甜加糯和美玉糯1号抗性最好;在产量表现方面,广黑甜糯产量最高,超过10 000 kg/hm~2,比对照增产4.0%;品质评分排名前三的是广黑甜糯、雪糯A-5和“王者荣耀”;综合各项鉴定结果,广黑甜糯在产量、品质、抗性、植株性状、果穗性状等方面表现突出,适宜在缅甸南部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缅甸 鲜食玉米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桂甜糯2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桂甜糯218是以自选糯质自交系QSW07b-23为母本、甜糯双隐(wxwxsh2sh2)自交系604MHZ-20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甜加糯玉米新品种,2016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除商品品质好、食用品质优、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突出特性外,因其F2果穗糯子粒与甜子粒比例为3∶1,兼顾了糯玉米和甜玉米的风味和南北消费者口味,是当前中国鲜食玉米的重要类型。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桂甜糯218 品种选育 高产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追肥方式对鲜食玉米产量的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 2021

摘要:为了探讨鲜食玉米轻简化栽培技术,以万鲜甜15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不同追肥方式对鲜食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产量处理二(苗期小培土,苞期简易追肥)>处理一(苗肥小培土,苞肥大培土)>处理四(苗肥、苞肥均简易追施)>处理三(苗肥简易追施,苞肥大培土)。"苗期小培土,苞期简易追肥"方式鲜苞产量最高,为1 206.8 kg/亩,较常规处理增产2.3%。通过试验得出,利用便携式追肥器培土追肥,可节省人工;采取"苗期小培土,苞期简易追肥"方式可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轻简化栽培、高效生产。

关键词: 鲜食玉米 追肥方式 产量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林市鲜食玉米新品种鉴定筛选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摘要:为筛选适宜在玉林地区推广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对14个鲜食玉米新品种在玉林市的种植表现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综合品种产量、抗病性、性状表现等方面,天贵糯932、暄糯255、桂甜糯525、天贵糯162、桂黑糯609、桂花糯526、万鲜甜150等7个品种适宜在玉林市范围内推广种植.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新品种 产量 抗病性 广西玉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螟在广西鲜食玉米上的危害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广西鲜食玉米害虫玉米螟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生活史等,提出了广西鲜食玉米各生育期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以期为广西乃至全国鲜食玉米生产玉米螟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玉米螟 危害症状 发生特点 绿色防控 广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右江河谷鲜食玉米优质新品种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广西农学报 2019

摘要:通过分析鲜食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筛选出适合右江河谷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推动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以2018年广西玉米创新团队百色综合试验站引进的25个优质高产抗病鲜食玉米新品种在右江河谷种植表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在右江河谷特定气候条件下的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鲜食玉米鲜穗产量与其相关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为:穗粗>百粒重>穗行数>穗长>株高>行粒数>秃尖>穗位高>出籽率,穗粗、百粒重、穗长对鲜穗产量影响较大,出籽率对鲜穗产量影响较小.建议在右江河谷地区鲜食玉米新品种的种植推广中,着重选择果穗较粗、籽粒较重、行粒数较多的品种进行种植推广.

关键词: 鲜食玉米 鲜穗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 右江河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鲜食玉米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探讨

广西农学报 2019

摘要:[目的]研究广西鲜食玉米科研育种、生产和加工等现状,促进广西鲜食玉米全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方法]采取实地走访、填报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总结分析广西鲜食玉米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优势特点.[结论]广西是全国鲜食玉米生产和消费的优势产区,具有生态气候优势和区位优势,产业链发展已初具端倪和示范效应,但仍存在规模化生产不足,龙头加工企业少,冷链物流基础薄弱等问题.[建议]结合广西鲜食玉米产业发展需求,在自治区政府扶持和引导下,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加大宣传力度,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头作用.

关键词: 鲜食玉米 产业发展 广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右江河谷地区鲜食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广西农学报 2017

摘要:【目的】调研右江河谷地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需求情况,为鲜食玉米品种及相关配套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查阅相关资料、与当地农业生产部门会议座谈、实地走访经销商和种植户等方式,对2014~2016年百色市右江河谷地区的右江区、田阳县和田东县三县(区)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促进右江河谷地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若干对策。【结果】调研发现:右江河谷三县(区)2014~2016年的鲜食玉米总播种面积相对稳定,平均每年播种0.051万hm~2,平均每年总产量0.773万t,平均每年单产为0.072t/hm~2;年平均种子总销量8112kg;市场对品种的特性排序方向是:高产>食用品质>外观品质>穗型>结实性>抗病性>抗倒性>苞叶厚、长度>苞叶颜色;种植每亩总投入约950~1500元,亩产值在1400~4000元,利润幅度在450~1500元;无专门从事鲜食玉米果穗加工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缺少成熟的种子供应+产品销售一体化流通商。【结论】百色市右江河谷三县(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存在种植规模小,经济效益不明显,农户种植鲜食玉米的积极性不高,综合利用率低,当地政府缺乏专项政策支持等问题。亦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建议】一是做好优势区域布局发展规划,适度规模发展;二是争取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三是加强优质高产品种选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发与宣传,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四是加强信息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产销环境。

关键词: 鲜食玉米 产业 现状 发展对策 右江河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鲜食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研究

农业与技术 2015

摘要:筛选适宜在广西地区推广种植的鲜食甜、糯玉米品种,为鲜食玉米新品种选择提供参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4个鲜食甜、糯玉米为参试品种,在崇左、桂林、河池和玉林4个试验点进行对比试验。参试鲜食甜、糯玉米品种中较对照表现好的品种并不突出,综合评价来看糯玉米中金糯卡001、兆香糯2号和对照品种京科糯2000以及甜玉米中海珍和对照品种华珍均适宜在广西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广西 鲜食玉米 对比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