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西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根构型在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的营养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Ismael A.Mboreha 1 ; 佘丽娜 1 ; 廖红 1 ; 陈怀珠 2 ; 孙祖东 2 ; 严小龙 1 ;

作者机构: 1.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生理与遗传研究室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

2.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作;根构型;氮、磷营养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5 年 38 卷 06 期

页码: 1196-12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运用根构型不同的大豆品种与玉米进行间作,比较大豆根构型在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的营养作用。结果表明,玉米与大豆间作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间作作物的生物量、氮磷含量都显著好于单作。玉米与浅根型大豆品种巴西10号间作,间作优势大于与深根型大豆品种本地2号。说明大豆根构型在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间作系统的氮磷养分竞争比率表明,玉米/大豆这类豆科/禾本科间作组合的优势主要来自对氮的优势性吸收,而玉米与不同基因型大豆间作的优势差异则主要来源于对土壤磷吸收的差异。浅根型大豆品种不仅有利于两种间作作物对土壤磷的吸收,同时还有利于对氮的吸收。

  • 相关文献

[1]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特性的数学模拟及应用. 秦华东,伍龙梅,李忠,张婧,江立庚. 2015

[2]玉米根系生长特性及氮肥运筹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秦华东,伍龙梅,张婧,李忠,黄敏,江立庚. 2014

[3]甘蔗/大豆间作及地膜覆盖对大豆生长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韦剑锋,蔡昭艳,韦方志,李纪潮. 2016

[4]大豆、木薯播期对间作大豆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陈渊,梁江,曾维英,韦清渊,陈文杰,钟开珍,年海. 2012

[5]早熟大豆品种与甘蔗间作的适应性研究. 孙祖东,杨守臻. 2001

[6]甘蔗间作早熟春大豆关键技术研究及效益分析. 杨守臻,欧宗喜,李有呈,蔡昭艳,孙祖东,雷才光,郑分明,唐向民. 2014

[7]茶与大豆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韦锦坚,覃潇敏,农玉琴,骆妍妃,陆金梅,陈远权,韦持章. 2021

[8]粉垄耕作深度和间作大豆对木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劳承英,黄渝岚,李艳英,周灵芝,周佳,韦本辉,申章佑. 2023

[9]不同宽窄行木薯‖大豆对间作体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宁德娇,郭小红,汤复跃,陈文杰,梁江,谢丽萍,陈渊,韦清源. 2023

[10]广西春大豆与玉米不同间作模式效益分析. 梁江,汤复跃,韦清源,郭小红,陈渊. 2017

[11]玉林市玉米间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 2015

[12]鲜食糯玉米与花生间作的主要性状及经济效益分析. . 2019

[13]间作对玉米根系形态特征及其氮磷养分吸收的影响. 李金婷,覃潇敏,覃宏宇,农玉琴,骆妍妃,韦持章,韦锦坚. 2022

[14]适宜与广西春玉米套种的夏大豆品种筛选试验. 陈渊,韦清源,曾维英,陈文杰,钟开珍,梁江. 2011

[15]广西大化县玉米间套种大豆新品种试验研究. 韦玉坚,韦春琴,韩烨君,刘永贤. 2013

[16]适于SSR-PCR的农作物基因组总DNA高通量提取方法的建立(英文). 张妍,陈忠良,莫璋红,范业赓. 2012

[17]广西石山地区春玉米间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杨宗意,黄涛,吕巨智. 2018

[18]间作栽培对生姜产量及其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 刘增亮,张金莲,龙艳艳,李冬萍,车江旅,陈廷速. 2018

[19]间作遮荫对花生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钟瑞春,揭红科,刘超,王泽平,韩柱强,蒋菁,贺梁琼,李忠,唐荣华. 2011

[20]间作花生对木薯碳氮代谢产物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钟瑞春,揭红科,刘超,王泽平,韩柱强,蒋菁,贺梁琼,李忠,唐荣华.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