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西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对外源硒的吸收利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江泽普 1 ; 邢颖 1 ; 廖青 1 ; 梁潘霞 1 ; 刘永贤 2 ;

作者机构: 1.;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亚硒酸钠;水稻;累积;利用率

期刊名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ISSN: 2095-6819

年卷期: 2017 年 05 期

页码: 449-455

摘要: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食物是人体硒的主要来源,外源硒调控是生产富硒农产品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外源硒添加条件下水稻对硒的吸收利用问题。结果表明,土壤添加外源硒为0.2~0.6 mg Se·kg~(-1)土的条件下,对水稻的生长性状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显著增加水稻各部位的全硒含量。硒在水稻体内各部位的含量大小关系为:稻根>茎叶>糙米>精米>谷壳;但在各主要部位的总累积大小为:茎叶>糙米>精米>稻根>谷壳。在自然土壤上硒相对更多地富集于水稻根系,而外源添加四价硒处理,水稻吸收的硒相对更容易转移至地上部位,甚至更容易在糙米和精米中富集。水稻植株对外源硒的吸收利用率为2.87%~3.75%,地上部和籽粒累积外源硒的量占添加外源硒总量分别为2.60%~3.45%和0.94%~1.32%。

  • 相关文献

[1]外源硒与不同物料配施对水稻硒素营养及硒利用率的影响. 黄太庆,江泽普,廖青,邢颖,梁潘霞. 2019

[2]外源硒与不同物料配施对水稻硒素营养及硒利用率的影响. 黄太庆,江泽普,廖青,邢颖,梁潘霞. 2019

[3]含Cd磷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Cd累积的影响. 周柳强,刘昔辉,黄金生,曾艳. 2014

[4]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龙眼树体营养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潘介春,徐石兰,周煜棉,丁峰,黄幸,张振镜,龙蔷宇,黄思婕,杨亚涵,邓英毅,徐炯志. 2019

[5]亚硒酸钠不同施用方法对水稻硒富集及转化的影响. 黄太庆,江泽普,邢颖,廖青,梁潘霞,刘永贤,潘丽萍,陈锦平. 2021

[6]磷肥残效研究. 曹季江. 1997

[7]3种施肥模式对氮利用率及在茎叶分配的研究. 谭裕模. 2013

[8]香葱氮、磷、钾施肥模型的建立及肥料效应研究. 宋焕忠,蒋万,陈琴,郭元元,张力,李洋,覃振普,韦丹,陈振东. 2022

[9]乌桕毛状根培养与次生代谢产物累积研究. 石丸幹二. 2011

[10]强水稻主要病虫科学用药防控的原则和措施. 张帅,沈晋良,龙丽萍. 2011

[11]化学调控对水稻高温热害的缓解作用研究. 王强,CHEN Lei,陈雷,ZHANG Xiaoli. 2015

[12]隐性遗传的紫叶标记性状在两系杂交水稻中的应用研究. . 2004

[13]水稻超高产育种中植株几个产量性状值的合理取向. . 2006

[14]褐飞虱基因组DNA的提取. 姜建军,黄立飞. 2010

[15]广西水稻、玉米施用不同硫肥效应研究. 谢如林,周柳强,卢锦屏,黄美福. 1998

[16]水稻紫叶性状的遗传及其利用研究. 高利军,张宗琼,黄宏明,周萌. 2004

[17]锐劲特及其代谢物在水稻上的残留消解动态与安全性研究. 卢植新,莫仁甫,黄辉晔,李志玲. 2001

[18]柬埔寨水稻生产特点及发展潜力. 梁天锋,GAO Guoqing. 2015

[19]DNA分子标记及其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 2012

[20]广西水稻品种在柬埔寨种植后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英文). 刘开强,郭嗣斌,兰光焰.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