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西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拜氏梭菌(模糊匹配)
4条记录
响应面法优化拜氏梭菌产丁醇培养基

生物技术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拜氏梭菌发酵糖蜜生产丁醇培养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拜氏梭菌发酵糖蜜生产丁醇发酵培养基中8因素分别对丁醇产量的影响并进行评价。结果:主要影响因子为糖蜜、酵母粉和碳酸钙。根据实验结果对主要影响因子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选定合适的浓度,采用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进行优化,Design-Expert8.0软件二次回归分析,所得主要因素的最佳浓度为:糖蜜121.6 g/L,酵母粉12.4 g/L,碳酸钙3.43 g/L。结论:经过优化拜氏梭菌发酵糖蜜生产丁醇产量可达到12.83 g/L,比优化前的10.04 g/L提高了27.79%。

关键词: 拜氏梭菌 糖蜜 丁醇 响应面法 Plackett-Burman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生物丁醇新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研究

可再生能源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丁醇是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为了获得高效生产丁醇的菌株,通过玉米培养基富集、丁醇耐受筛选的方法,从自然环境(牛粪、沼气池和土壤)来源的60份样品中分离获得1株丁醇发酵比率高的新菌株,菌株命名为gxzp-13-2。经梯度浓度葡萄糖发酵试验表明,5%葡萄糖发酵丁醇产量较高,最高可达10.05 g/L,总溶剂达到13.95 g/L,丁醇比约为72.1%,转化率为31.8%。对此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经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gxzp-13-2与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的同源性最高,相似性高达98%。gxzp-13-2在厌氧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菌落呈紫色。该菌株为下一步的菌种基因改造工作提供了研究基础,也为丁醇发酵提供了宝贵的菌种资源。

关键词: 拜氏梭菌 生物丁醇 鉴定 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拜氏梭菌13-2发酵甘蔗渣水解液生产丁醇的研究

生物技术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蔗渣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蔗渣原料生产丁醇将大大降低丁醇的成本。方法:实验利用0.25~3.0%不同浓度稀H2SO4对蔗渣进行121℃的高温作用1h,以水解液为碳源,进行丁醇的发酵实验。结果:相对于8052菌株,13-2菌株对甘蔗渣水解液具有更高的发酵效率,在0.5%硫酸用量条件下,13-2菌株的丁醇发酵量最高,达到4.5g/L。而8052只有2.3g/L的丁醇发酵量。结论:在同等条件下,拜氏梭菌菌株13-2比模式菌株8052具有更高的溶剂产量和抑制物耐受能力,最佳的蔗渣水解条件为1.5%硫酸用量,丁醇发酵量和总溶剂分别为4.57g/L和5.41g/L。

关键词: 拜氏梭菌 甘蔗渣 生物丁醇 发酵 酸水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糖蜜发酵生产丁醇菌株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酿酒科技 2010

摘要:高效利用糖蜜产生丁醇的菌株是低成本生产丁醇的基础。本研究从自然环境(牛粪、沼气池、土壤)中筛选具有利用糖蜜产生丁醇能力强的菌株。采样通过玉米培养基富集初筛分离获得12株生产丁醇能力较强的菌株。用8度糖蜜发酵复筛,有2株菌株丁醇产量较高,分别为8.57 g/L和8.45 g/L,丁醇比高达75%。将菌株分别命名为gxzp-5和gxzp-9,经过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2株菌株都为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关键词: 微生物 糖蜜 生物丁醇 鉴定 拜氏梭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