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西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果穗性状(模糊匹配)
2条记录
不同地理气候条件对玉米杂交新组合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玉米杂交新组合在广西南宁市和马来西亚民都鲁市的种植表现,探讨其对不同环境气候的适应性及稳定性,为选育丰产稳产、适应性广的杂交新品种及种质改良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分别在广西南宁市和马来西亚民都鲁市对15个玉米杂交新组合进行试种,以马来西亚品种NK7328为对照,分别调查不同组合生育期、植株性状、果穗性状、籽粒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等,并进行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百粒重、单穗重和穗行数3个性状稳定性较好,而实际产量、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行粒数、秃尖长等性状稳定性较差,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所有参试组合在南宁和民都鲁试点的产量分别为6209.27~10847.01和5041.01~7990.97 kg/ha;除NP6外,参试15个组合在南宁试点的产量比民都鲁试点增加253.00~5147.00 kg/ha,但部分组合的单穗重和百粒重与产量表现不一致;在南宁试点以NP11的产量、单穗重和百粒重最高。在民都鲁试点,NP6的产量、单穗重和百粒重整体表现较高,其次为KJ1226。在南宁和民都鲁试点,参试组合的生育期分别为110.67~120.33和85.67~90.33 d,在南宁试点的生育期比民都鲁试点增加24.33~31.33 d。综合来看,在两试点株高和穗位高均表现较好的玉米杂交组合为12上HP02、NP2、NP6、S126和KJ1226,表现较差的组合为S12A226。S126、12上HP02、NP41、GD1219、NP2在两个试点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优于其他组合,NP11、NP5在南宁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定性,而GA1366在民都鲁丰产性和适应性较好。【结论】S126和12上HP02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均优于其他组合;杂交组合的遗传特性(基因型)是决定其产量及相关性状是否受环境气候变化影响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玉米 杂交新组合 地理气候条件 产量性状 果穗性状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与东盟国家玉米杂交种产量及果穗性状比较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7~2010年,以简比法和完全随机区组法相结合,在广西南宁对113个中国玉米新品种、77个东盟国家玉米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国玉米品种春播平均产量比东盟品种高,但秋播比东盟玉米品种低;中国玉米品种春秋播产量间差异较大,而东盟品种春秋播产量间差异较小。大多数试验季节,产量表现最高的品种为中国品种。所有试验季节,中国玉米品种产量表现最低品种的产量均低于东盟玉米产量表现最低品种的产量。中国玉米品种果穗平均长度略长于东盟品种,但秃尖明显长于东盟品种,行粒数少于东盟品种。中国玉米品种春播的穗粗比东盟品种略粗,但秋播略细于东盟品种。多数试验季节中,中国玉米品种的穗行数比东盟品种的穗行数多,而东盟品种的穗行数在14行/穗的平稳线上略有变化。中国玉米品种出籽率变化较大,而东盟品种稳定在85%~86%。中国玉米品种和东盟玉米品种的容重均在800 g/L上下波动;多数试验季节,中国玉米品种的千粒重略高于东盟品种。中国玉米在今后育种过程中除关注品种的产量潜力外,还要侧重秃尖长度及行粒数、出籽率、穗行数等综合性状的选择。

关键词: 玉米品种 产量 果穗性状 比较 中国 东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