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西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单因素试验(模糊匹配)
2条记录
素馨属植物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确定素馨属植物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以素馨属植物叶片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2种方法对影响素馨属ISSR-PCR反应中的dNTPs、Taq 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以及Mg2+5个因素进行4个水平的优化试验,通过试验建立了素馨属25μL最佳反应体系:dNTPs浓度为0.10 mmol/L、Taq DNA聚合酶用量2.5 U、引物浓度为0.7μmol/L、模板DNA用量为2.5 ng、Mg2+浓度为1.0 mmol/L.在最佳反应体系下,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了8条ISSR引物,并确定了各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利用29份素馨属材料进行最佳反应体系的验证,结果表明,该优化体系扩增条带清晰,稳定性高,重复性好,表明该反应体系适用于素馨属植物ISSR分子标记的研究.本研究可为素馨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以及亲缘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素馨属 ISSR-PCR 单因素试验 正交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试验优化产琥珀酸放线杆菌GXAS137发酵粗甘油产丁二酸工艺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优化产琥珀酸放线杆菌GXAS137发酵粗甘油产丁二酸的培养基,提高丁二酸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粗甘油发酵产丁二酸的电子受体、初始粗甘油质量浓度及氮源进行了优化,再利用响应面试验确定重要参数的最佳水平。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为最适电子受体,玉米浆可替换酵母粉作为氮源,各因素的最佳条件为:初始粗甘油质量浓度55.43 g/L、DMSO质量浓度10.35 g/L、玉米浆质量浓度17.69 g/L。优化后丁二酸产量达到37.02 g/L,丁二酸得率为66.79%,生产强度为0.51 g/(L·h)。与初始条件下丁二酸产量(16.88 g/L)相比,优化后提高了1.19倍。本研究为微生物发酵粗甘油原料生产丁二酸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产琥珀酸放线杆菌GXAS137 粗甘油 丁二酸 单因素试验 响应面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