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西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DNA-ITS序列(模糊匹配)
6条记录
基于rDNA-ITS和大亚基的甘蔗凤梨病菌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英文)

南方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甘蔗凤梨病菌[Ceratocystis paradoxa(de Seynes)Moreau]核酸r DNA-ITS和大亚基区域序列,为甘蔗凤梨病菌的快速、有效分子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从发生凤梨病的新台糖22号(ROC22)地下种茎分离获得1株菌株FL-1,根据柯赫氏法则测定其致病性;将该病菌在PDA培养基进行培养,观察其菌落形态特征,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分生孢子梗、厚垣孢子、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用引物ITS1/4和NL1/4分别对该菌株的核酸rD NA-ITS和大亚基序列进行扩增,以MEGA软件的Neighor-joining方法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用p-distance进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分离菌株FL-1为甘蔗凤梨病致病菌,具有典型的节孢子和厚垣孢子,形态特征与奇异长喙壳菌(C.paradoxa)一致。从菌株FL-1基因组DNA中分别扩增获得499 bp rD NA-ITS和563 bp大亚基片段,其序列均与C.paradoxa其他菌株的同源性为100.0%。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条序列均与C.paradoxa聚为一个独立簇。遗传矩阵分析结果表明,rD NA-ITS和大亚基均与C.paradoxa聚合在一起,种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0.017和0~0.008,而Ceratocystis属内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15~0.106和0.002~0.059。结合分子检测结果和形态学特征,将FL-1鉴定为C.paradoxa。【结论】来自甘蔗的FL-1菌株是C.paradoxa复合群的成员,并被划分在进化复合群的分枝1上。rD NA-ITS和大亚基适合用于甘蔗凤梨病的PCR检测及分子标记。

关键词: 奇异长喙壳菌复合群 形态特征 rDNA-ITS 大亚基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稻孢囊线虫在广西的发生及其rDNA-ITS异质性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1年,从广西龙胜梯田的水稻根系和稻田土壤中分离到一种孢囊线虫。该线虫形态特征与已报道的旱稻孢囊线虫(Heterodera elachista)相符,其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旱稻孢囊线虫的rDNA-ITS序列相似性为97.7%~99.3%。rDNA-ITS分子发育树表明该线虫与旱稻孢囊线虫以100%的置信度及较小的遗传距离形成一个单系,据此将该线虫鉴定为旱稻孢囊线虫。进一步对本研究获得的10条旱稻孢囊线虫rDNA-ITS区序列及Tanha Maafi等报道的1条旱稻孢囊线虫rDNA-ITS序列(AF498391)的酶切位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AluⅠ、AvaⅠ、MvaⅠ和RsaⅠ4个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在11条序列中完全一致,而Bsh1236Ⅰ、BsuRⅠ和CfoⅠ3种酶的酶切位点存在变异,其中Bsh1236Ⅰ和BsuRⅠ有2种变异型,CfoⅠ则有3种变异型,表明旱稻孢囊线虫的rDNA-ITS序列存在DNA异质性。

关键词: 旱稻孢囊线虫 水稻 鉴定 rDNA-ITS 异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瓜枯萎病菌的鉴定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分离获得的32株苦瓜枯萎病菌菌株进行形态学特征和寄主专化型测定,结果表明,测试的苦瓜枯萎病菌株均为尖孢镰刀菌苦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rdicae),这些菌株可以侵染苦瓜和瓠瓜幼苗,但不侵染其他葫芦科瓜类作物。对苦瓜枯萎病菌菌株的rDNA-ITS区(ITS1、5.8S和ITS2)序列进行扩增测序,结果显示其序列长度均为456bp;聚类分析表明测序菌株与镰刀菌属中尖孢镰刀菌不同专化型的菌株聚为一群。利用RAPD标记技术分析苦瓜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苦瓜枯萎病菌株与其他葫芦科瓜类作物枯萎病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59~0.99,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85时,供试的48个菌株分成10个类群(G1~10)。在RAPD聚类树中所有苦瓜枯萎病菌株聚在一个分支上(G1群),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92~1.00,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且菌株的聚群与地理来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苦瓜专化型 rDNA-ITS RAPD-PCR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棒孢霉叶斑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从广西南宁市采集香蕉棒孢霉叶斑病样本,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3个菌株,经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其为香蕉叶斑病的病原菌。该菌的形态特征在分离培养前后变化较大,自然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均较短,经PDA培养基分离培养后显著变长,培养后的病原菌形态特征与前人对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描述一致。根据形态特征及rDNA-ITS区序列比对结果,确定该病原菌株为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

关键词: 多主棒孢菌 症状 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梗 rDNA-IT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桂花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广西南宁桂花树上严重发生一种叶枯病,从病叶上分离到桂花叶枯病菌(编号CHS),在致病性测定的基础上,根据病原菌株CHS的形态及ITS序列,将其鉴定为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均为28℃;生长发育最适pH值为6~7;不同光环境对该菌菌丝生长发育影响不大,黑光环境最利于孢子萌发;在供试的培养基中PDA最适合菌丝生长和产孢;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和丙环唑对该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由A.alternata引起的桂花叶枯病在广西的发生属首次报道。

关键词: 桂花 叶枯病 Alternaria alternata rDNA-ITS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广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山药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与ITS序列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山药炭疽病在广西的危害、症状特点以及病原菌的鉴定进行了研究。2005年从广西5个病区采集的25个标样均分离到类似的分离物,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并结合其rDNA-ITS区域的序列分析,将广西山药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关键词: 山药 炭疽病 rDNA-ITS序列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