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西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生理小种(模糊匹配)
11条记录
黑穗病菌1号生理小种致病力及甘蔗杂交材料的抗性评价

广西糖业 2020

摘要:通过比较黑穗病菌1号生理小种与混合孢子粉的致病性,并评价103份甘蔗材料对黑穗病菌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为甘蔗黑穗病菌生理小种的深入研究及甘蔗优良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致病力测试的10份材料中,黑穗病菌1号生理小种对4份材料的致病力较混合孢子粉降低,抗性等级提高1~2级,对2份材料的致病力提高,抗性等级均下降2级,两种接种体对其余4份材料的致病性均表现完全一致.抗性评价的103份甘蔗材料中,43份不发病,60份材料的发病率为1.32%~30.06%,其中感病4份,中感10份,中抗5份,抗27份,高抗14份.发病率最高的是桂糖11-80,平均发病率为30.06%,重复最高发病率为44.74%.引起桂糖42号和LC05-136黑穗病的病原可能是2号小种.部分材料对黑穗病的抗性产生不同程度分化.黑穗病潜伏期为57~146d,发病率较高(10%以上)的甘蔗材料黑穗病潜伏期主要集中在57~93d.对黑穗病发病率与潜伏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表明,潜伏期越长,甘蔗材料对黑穗病菌的抗性越好.统聚类分析的结果与参试甘蔗品种的抗性表现一致.

关键词: 甘蔗黑穗病 生理小种 潜伏期 抗性评价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广西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遗传结构,为今后水稻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布局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我国7个稻瘟病菌鉴别品种和SSR对广西2012~2014年分离获得的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分别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2012-2014年分离获得的142株稻瘟病菌菌株分成ZA、ZB、ZC、ZD、ZE、ZF、ZG 7群24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种群为ZB,出现频率67.61%,优势生理小种为ZB_9和ZB_(13),出现频率均为19.01%。运用UPGMA法对其中107个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0.88的相似水平上划分为14个遗传宗谱。其中,宗谱L01为优势宗谱,占供试菌株比例为44.86%;其次为宗谱L03、L06和L11,占供试菌株比例分别为19.63%、13.08%和10.28%。对每个遗传宗谱所包含的菌株及对应生理小种进行统计,发现稻瘟病菌遗传宗谱与生理小种之间未存在相关性。【结论】2012-2014年广西稻瘟病菌优势种群为ZB,优势生理小种为ZB9和ZB13,其遗传宗谱与生理小种之间未存在相关性。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遗传多样性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菌群体多样性研究进展

植物检疫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香蕉枯萎病严重威胁世界香蕉产业,而目前尚无有效防治药剂。开发快速诊断技术以加强检疫,控制其传播速度,同时加快选育抗病品种是有效控制该病的根本策略。然而,无论是研发快速诊断的分子技术还是进行抗病品种的选育,都需要深入了解病原菌的群体结构及其基因多样性背景。香蕉枯萎病菌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异与进化,已分化出4个生理小种,23个营养亲合群和多个基因多样性类群。本文从香蕉枯萎病的起源及其病原菌培养性状、生理小种、致病性、营养亲合群及基因多样性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启发。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菌 生理小种 营养亲合群 基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稻瘟病菌生理分化及对4个水稻品种的毒性测定

南方农业学报 2012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广西桂北、桂南、桂中、沿海及右江河谷等稻瘟病偏重发生的部分县(市)稻瘟病菌生理分化、无毒基因类型和出现频率,为水稻品种合理布局和稻瘟病持续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个中国稻瘟病鉴别品种和4个单基因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从广西5个县(市)稻瘟病样本中分离获得的104个稻瘟病菌株进行生理分化和致病性测定。【结果】供试的104个稻瘟病单孢菌株分属于6个群(ZA、ZB、ZC、ZD、ZE、ZG),共24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种群为ZB群,优势小种为ZB群1、9和15号小种。104个稻瘟病菌株在4个单基因水稻品种的毒性频率分别为89.42%、55.77%、82.69%和72.12%,相应的无毒基因频率分别为10.58%、44.23%、17.31%和27.88%。来自全州县、鹿寨县、合浦县、平果县和桂平市的104个稻瘟病菌株所含的无毒基因类型基本一致,都包含有对Pi-a、Pi-ta、Pi-b、Pi-k等4个抗性基因的无毒基因类型,各地出现的无毒基因频率有一定差异。【结论】广西田间稻瘟病菌群体结构复杂、生理小种数量大是水稻品种抗病性容易丧失的主要原因;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稻瘟病菌株间无毒基因出现频率有差异,含有抗病基因Pi-b的水稻品种比含有抗病基因Pi-ta、Pi-a和Pi-k的水稻品种对于稻瘟病有更强的抵抗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抗病基因 无毒基因 广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份香蕉种质对枯萎病的抗性评价

南方农业学报 2012 CSCD

摘要:【目的】评价5份香蕉种质对不同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抗性,为香蕉枯萎病抗性种质材料快速筛选和优良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苗期和田间抗性评价方法,分别测试两份粉蕉品种(粉杂1号和海南KKF)对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3份香焦品种(海南KK1、海南KK2和新北蕉)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结果】两份粉蕉品种对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均表现为高抗,抗性较广西当家品种金粉1号(中抗)好;3份香蕉品种中,海南KK2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海南KK1和新北蕉表现为抗,3份香蕉品种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均优于广西当家品种威廉斯B6(感)。【结论】测试的5份香蕉种质对枯萎病均有良好的抗性,均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香蕉 种质资源 枯萎病 生理小种 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桑树赤锈病生理小种及品种资源抗性鉴定

南方农业学报 2012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广西桑树赤锈病病原菌生理小种类型、致病性和品种资源的抗性水平,为桑树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广西不同地域桑树赤锈病病原菌,采用涂抹接种方法对4个鉴别品种及7个广西桑树品种资源材料人工接种桑赤锈病病菌,调查各材料的发病程度及致病反应。【结果】采集于广西不同地域的桑树赤锈病病原菌均能侵染4个鉴别品种和7个广西品种资源材料。不同地域桑树赤锈病病原菌对同一桑树品种及同一地域桑树赤锈病病原菌对不同桑树品种的致病性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品种对赤锈病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伦教40发病较轻。【结论】广西不同地域桑赤锈病病原菌均属湿润型生理小种;伦教40对赤锈病的抗性较好,可作为中抗赤锈病品种加以利用。

关键词: 桑树赤锈病 生理小种 品种资源 抗性鉴定 广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高效获取基因5′末端的RACE方法

植物生理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RACE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克隆基因5′末端和3′末端的方法,是获取基因全长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RACE技术本身也存在一些缺点。我们在前人改良的RACE技术基础上进一步优化RACE技术,获得了一种操作简单、快速、高效、成本低廉的改良RACE方法,该方法适合于大量基因5′末端的获取,可以在普通实验室推广应用。

关键词: RACE TdT 方法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6年广西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与分布研究

广西农业科学 2009

摘要:利用中国统一的7个稻瘟病菌鉴别品种对2006年采自广西桂南、桂中、桂北和高寒山区4个不同稻作区28个县(市)的139个稻瘟病菌有效单孢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共鉴定出7群27个生理小种,其中ZB为优势种群,出现频率高达67.62%,ZB1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25.18%,其次为ZB9小种,出现频率为19.42%,其他小种出现的频率较低。对不同稻作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稻作区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类型有明显差异,而同一稻作区内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类型则较丰富。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分布 广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番茄晚疫病菌交配型鉴定及生理小种的初步检测(英文)

广西农业科学 2007

摘要:2000-2006年,从广西8个番茄产区采集了508份番茄晚疫病标样,分离纯化获得239个晚疫病菌株。交配型鉴定结果表明,广西番茄晚疫病菌以A1交配型为主,占总菌株数的96.65%;发现8个A2交配型菌株,分布于田阳县、田东县、武鸣县和柳州市。利用6个含有不同单显性抗番茄晚疫病基因的番茄材料T s19、T s33、W.V a700、CLN 2037B、L 3708和LA 1033为鉴别寄主,初步鉴定了来自7个番茄产区32个代表菌株的生理小种,结果共鉴定出5个小种,即T0、T1、T1,2、T1,2,4、T1,2,3,4,5;其中小种T1,2和T1,2,3,4,5是优势小种,分别广泛分布于5个和3个番茄产区,出现频率分别占37.50%、34.37%;其次是小种T0和T1,分别分布于5个和3个番茄产区,出现频率分别占15.63%和9.37%;小种T1,2,4仅在田阳县发现,出现频率为3.13%。这表明广西番茄晚疫病病菌具有复杂的多样性。

关键词: 番茄晚疫病菌 交配型 生理小种 鉴别寄主 鉴定

水稻抗稻瘟病的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摘要:稻瘟病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生产上对稻瘟病的防治没有特效的方法,更多依赖水稻品种自身的抗性来抵御病害的发生。因此,稻瘟病抗性的遗传和育种研究就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稻瘟病抗性遗传研究方面,到目前已经鉴定和定位了40多个抗稻瘟病基因,克隆了2个稻瘟病抗性基因Pi-b和Pi-ta。培育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可采用如下策略:广泛收集稻瘟病抗源,经过稻瘟病老重病区长期自然选择得到的高抗材料和含有已定位抗性基因的抗源材料要作为重点抗源亲本;检测稻瘟病菌群体结构的变化,获取小种变化的准确信息;常规的有性杂交和转基因技术相结合导入抗性基因;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病区病圃抗性鉴定技术相结合,提高杂交后代材料抗性鉴定的准确性,加快育种进程。

关键词: 稻瘟病 生理小种 抗性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