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西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被引量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914条记录
广西武宣濠江流域普通野生稻居群遗传多样性及保护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

摘要:选用平均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2 4对SSR引物,对沿河分布最长的广西武宣濠江流域的12个普通野生稻居群343份材料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丰富。2 4个位点共检测到2 0 6个等位变异,平均等位变异数A =8 70 83,有效等位变异数Ae =3 7117;(2 )该地普通野生稻居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分化和一定频率的基因流。群体遗传分化系数Gst=0 2 6 5 9,基因流Nm =0 6 90 1,表明2 6 5 9%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3)SSR标记使普通野生稻居群中一些稀有等位变异得以显现。2 0 6个等位变异中,6 5个等位变异仅出现在1个或2个居群中,且频率较低,其中12个等位变异只出现在居群B中;(4)通过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PCO) ,下游居群A和B遗传关系较近,中游居群C比较独特,单独成为一类,中游居群D、E、F和G遗传关系较近,中游居群H、I和J及上游居群K和L遗传关系较近。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建议对濠江下游和中游具有代表性的居群(即居群B、D和H)的普通野生稻进行重点保护。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主坐标分析 原生境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年来广西南宁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系统调查、雌蛾卵巢系统解剖、轨迹分析、天气学背景分析及历史虫情分析,阐释了广西早稻上稻纵卷叶螟前期虫源和种群性质,发现2007年广西南宁市稻纵卷叶螟主迁入峰的主要虫源地为越南北部、老挝或泰国的中北部地区。通过比较1970-1980年和2000年以来两个不同时段中稻纵卷叶螟前期迁入(4、5月份)和秋季回迁(9、10月份)高峰期和高峰日的发生时间和发生量,分析1981-2002年与2003年以来两个时段之间的雨量、雨日与前期迁入量之间的关系,发现2003年以来境外虫源前期迁入量倍增及秋季回迁提早(从9月中旬提前到9月初)是造成南宁稻纵卷叶螟连年大发生到特大发生的主要原因,而早期迁入与秋季回迁在时间和发生虫量上并无必然的联系。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卵巢解剖 种群性质 迁飞轨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肥残效研究

土壤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对磷肥的残效及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定量磷肥以不同的分配方式施入土壤后,不仅对当季作物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而且对后作也表现了较大的残效。在连续施磷的情况下,残效可以迭加,从而显著提高了磷肥当季利用率和累计利用率。

关键词: 磷肥 残效 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发展秋冬种马铃薯及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建议

广西农业科学 2006

摘要:根据广西的气候条件、市场区位优势以及脱毒马铃薯的品种、种薯问题已解决的新情况,指出广西发展秋冬种马铃薯条件已初步具备;提出广西可以利用中稻田、晚稻制种田等采用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发展秋冬种马铃薯;同时提出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应注意选择排灌良好、富含有机质的中性或微酸性稻田种植已破眠的脱毒马铃薯种薯,要搞好播种、稻草覆盖和田间管理,注意防治病虫害并适时收获。

关键词: 马铃薯 稻草覆盖 免耕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抗冷性研究进展

广西农业科学 2006

摘要:低温胁迫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植物尤其是经济作物的抗冷性强弱直接影响作物产量。近二十年来,广大学者已对植物抗冷性进行了大量研究,探讨出植物抗冷性的鉴定方法,对植物抗冷性生理生化机理及各生理生化指标与植物抗冷性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对植物抗冷性基因进行分析,获得了部分与抗冷性有关的基因。今后应逐步完善植物抗冷性的综合评价指标,并在植物的多个生长时期特别是成株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特别是生物技术方法,在分子水平上探讨植物抗冷性的分子机理。

关键词: 植物抗冷性 幼苗 冷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技术的两种新分类思路及目标分子标记技术的提出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简述了应用广泛的几种常用分子标记技术RFLP、RAPD、SSR、ISSR、AFLP的优缺点,以及对这些分子标记技术的常用分类方法,提出了分子标记技术的两种新分类思路,第一种思路完善了以技术原理分类的方法,把基因芯片技术归于同时基于分子杂交和PCR的第三类分子标记技术,第二种思路根据标记的基因组来源分为随机分子标记、目标分子标记、目的基因分子标记和功能性分子标记四大类,结合有关文献对这四大分子标记技术类型进行了各自的概念界定,着重介绍了目标分子标记技术产生的理论与技术背景,并列出了目标分子标记技术的代表种类及相关信息,认为开发目的基因分子标记和功能性分子标记将是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分子标记分类 目标分子标记 目的基因分子标记 功能性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农杆菌介导高效转化体系

西南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以香蕉 (Musaspp .)的横切薄层切片 (tTCL)外植体作为转化受体 ,研究影响根癌农杆菌转化香蕉的因素。研究表明 ,菌液的预处理和重悬液的pH值是影响香蕉转化的主要因子 ,而乙酰丁香酮 (AS)是香蕉遗传转化中必需的酚类物质 ,80 μmol/L是较理想的浓度 ;感染时间以 8~ 15min ,共培养的时间和温度分别以 4~ 5d及 2 6℃为最佳的条件

关键词: 香蕉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横切薄层切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7年广西早稻田褐飞虱发生动态及虫源分析

生态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全国连续大暴发,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广西是境外虫源迁入我国的第一站,分析其早稻田褐飞虱的种群动态和迁飞规律,对全国褐飞虱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意义重大。采用田间系统调查与雌虫卵巢系统解剖的方法研究了2007年南宁地区早稻田的褐飞虱发生动态和世代种群特征,分析全区灯诱数据确定迁入高峰期,并运用美国NOAA网站的HYSPLIT平台对2007年广西褐飞虱早期的6段迁入高峰期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虫源地分析。结果表明:(1)2007年广西南宁地区褐飞虱在晚熟品种田的发生虫量明显高于早熟品种田,发生、危害期明显延长,为我国北方其他稻区的褐飞虱的迁入积累了充足的虫源基数。(2)确定了南宁地区的早稻田褐飞虱各发生世代的虫源性质。第2代属于大部迁入型;第3代前期属于本地繁殖,部分迁入型,后期属部分迁出型;第4代属于大部分迁出型。(3)4月下旬-5月上旬,虫源地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中部的地区(18°-20°N);5月中下旬,虫源地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较北的地区(20°-22°N),部分来自我国海南省和雷州半岛;而6月上旬桂北地区大规模迁入的虫源地主要分布在越南东北部、广西西南部;低空急流为广西褐飞虱大规模迁入提供了运载气流,而当时的降雨是迫使褐飞虱集中降落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褐飞虱 卵巢发育 虫源性质 迁飞 轨迹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山药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与ITS序列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山药炭疽病在广西的危害、症状特点以及病原菌的鉴定进行了研究。2005年从广西5个病区采集的25个标样均分离到类似的分离物,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并结合其rDNA-ITS区域的序列分析,将广西山药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关键词: 山药 炭疽病 rDNA-ITS序列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草青枯病药剂防治试验

广西植保 1996

摘要:经室内毒力测定、田间小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试验,参试的12种药剂中,90%乙霜青可湿性粉是目前防治青枯病的较好药剂。小区试验防治效果,1000倍液为53.65%~77.51%,1500倍为50.63%~59.49%;大田应用在1500倍两次用药条件下,各地的平均防效达64.78%~89.19%,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乙霜青,抑菌范围,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